焦點運動

【陳瑞昌專訪】顛簸棒球路 苦練創奇蹟(上)

記者 葉豐瑋、蕭惠敏、張至人、王彥婷/採訪報導
小蝦米戰大鯨魚 亞運奇蹟的一役

一局上半兩出局,中華隊第三棒姜建銘打出二壘安打,靠著韓國隊外野手疏漏而攻占三壘,接下來四棒林加祐一棒扛出左半邊,這球飛得很高、很遠,劃破天際的是這支24人業餘球隊所創造的奇蹟。

製圖/王彥婷

被喻為小蝦米戰大鯨魚的2018印尼雅加達亞運,身為投捕教練的陳瑞昌親眼見證球飛出場外那刻,時至今日,再次描述那場比賽,他的語氣仍難掩驕傲。當初任誰也沒想過這支以業餘球員為主體的中華隊,能力克由明星球員組成的韓國隊,並於同年826攻占各大新聞版面,再也不只是知名主播徐展元口中的「好想贏韓國」。

「你相信奇蹟嗎?我們都應該相信奇蹟。」陳瑞昌語帶興奮地說,當時韓國隊投手梁玹種一人的年薪高達23億韓元(約新台幣6000萬),中華整隊業餘球員的年薪還不及他一半。他甚至透露,贏下這場比賽前,完全不敢給中華隊看對手情蒐資料,因為實力差距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緊張,「只要韓國隊輕敵就有勝利的機會。」

「教練,我們有機會贏韓國嗎?」是陳瑞昌在集訓期間常被球員問的問題,而他總是回答:「當然會阿!」然而,這份靠信念而凝聚的力量,在功臣林加祐鎖定內角直球攻擊後,印證結果,話說至此,陳瑞昌再次強調,定要相信奇蹟。

差點成為棒球逃兵 重返球場不再放棄

陳瑞昌現擔任統一獅教練,採訪當日剛結束球團自辦熱身賽,球衣還未卸下就開始受訪,神情略顯疲憊,但一說起過去卻又打起精神,他回憶曾代表中華隊出賽、擔任過職業隊當家捕手,在外界看來平步青雲,但他仍坦言,自己是「苦練型選手」,甚至曾厭惡打球。

2019中韓春訓交流熱身賽,投手施子謙投球畫面。攝影/葉豐瑋

棒球生涯萌芽於嘉義縣朴子國小,身為科班生,早上聽課、下午練球,成績卻不落人後,陳還得意地說,國小考試平均都超過90分,導師甚至拿他酸其他同學,「課業表現不如一個上半天課的」,也是因為對於閱讀的熱愛,讓他想過專心向學。

陳瑞昌說:「出去比賽前,老師才教到第三課,回來都第六課了。」課程落下、銜接費時,也埋下險些放棄打球的伏筆,不過這個想法只藏在心裡。

直到挨了一記臉部觸身球後,如他所願。陳瑞昌反問記者,「你看過面目全非的樣子嗎?」母親到院一看到他,眼睛含著淚,只說「我們回家吧,不要再打了!」坦言自己當下雖然很痛,卻是暗自竊喜的。然而,這一回去就是一年。

未卸下球衣的陳瑞昌,神采奕奕地講起昔日之事。攝影/葉豐瑋

陳瑞昌回家靜養後,怎麽也沒想過會再次站上紅土。他記得當時有個行動不便的球迷,因為愛看棒球,常常送茶水給小球員,有天球場上不見陳瑞昌身影,便挨家挨戶詢問下落,見到陳父直說服,「你兒子天生要來打球的。」陳瑞昌說:「爸爸最後被他的誠意打動,也向我約定好打到國小畢業。」

然而,回到球場後,才是考驗的開始。陳瑞昌表示,因為自己一段時間沒碰球,根本擊不出安打,就連紅中位置的球都打不到,教練仍要求他每場比賽都要出賽,因此越打越沒信心,還曾私下告訴教練,這個盃賽不要再排他上場,卻被反問:「你接得到球嗎?接得到就上。」

陳瑞昌憶及當時還是語帶感激,是教練讓他明白「被需要的感覺」。終於,把握住最後的打擊機會,他擊出個人在該項盃賽的唯一一支安打,「那是哭著跑上壘包的。」

即將升上國中的陳瑞昌,並沒有遵守與爸爸當初說好,「打到國小畢業」的約定,而這個決定也促成了他日後二十餘年的球員生涯,不過進入三級棒球強權的美和中學,陳瑞昌又面臨一大考驗。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183公分的教練,剛上國中時只有140公分,「以前學長學弟制的年代,看到學長跟看到鬼一樣!體型不好、沒有背景,只有撿球的份。」

打球一路顛簸,身為球員卻每天摸不到球,但此時的陳瑞昌仍堅信自己能突破困境,想著「長高、變強、到美國比賽。」打球的孩子都很辛苦,但苦都往肚裡吞,因為只要父母知道太苦,往往會心疼,接著就會被帶回家,「一方面也想對自己的諾言負責,我答應爸爸了。」

「你永遠不知道烏雲過後,看到的會是什麼風景。」陳瑞昌說,就這樣撿球到國三才拿到人生第一件球衣出賽,之前都跟B隊(二軍)一起練習。「我現在都勉勵球員,以前過得比你們還慘,甚至球都沒摸過,你一定可以的。」此時,陳瑞昌雲淡風輕,感謝曾經的苦楚,或許烏雲過後,迎著晴朗無雲。

共體時艱「咱兄弟」 墊底翻身變第一      

2001年,陳瑞昌加盟兄弟的第六個年頭,時任兄弟象領隊洪瑞河在球隊開訓前,要求每個球員都要有減薪共識,希望全隊上下能「共體時艱」。陳瑞昌解釋,當初未向球團談薪,而是由球團直接發給每位球員一個牛皮紙袋,裡頭寫著一個數字,就是你今年的薪水,不能接受就只能離開,很多人就真的不打了。

「薪水一出來之後,我們連續三天停止練球。」他無奈地說,那時自己又剛好接了隊長,心裏頭一直在想,這球隊怎麼爛成這樣?且當時隊上的菜鳥、現中信兄弟的看板球星彭政閔,「職棒生涯還沒開始就被扣薪」,可以窺見當時兄弟象有多麼低迷。

隔沒多久球季開打了,大家根本還沒準備好,戰績也是一蹋糊塗,「狀況已經糟糕到只差沒說解散」,陳瑞昌心想,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和球團、教練溝通,讓球隊定期召開選手會議。

待遇是當時影響球隊表現的重要一環,身為一個職棒球員,領的卻是業餘等級的薪水,絕對會讓部份球員難以接受。為了重新將球隊凝聚起來,陳瑞昌還是勸隊友,把薪水的問題放一邊,「因為那已經無法改變了,現在我們要拼的,就是打出好的成績,讓球團重新評估我們。」

未卸下球衣的陳瑞昌,神采奕奕地講起昔日之事。攝影/葉豐瑋

「人爭一口氣!」陳瑞昌對記者說出這句話時,眼神散發出光芒,而這句話也是當時兄弟象球員們的最佳寫照。他對其他球員說,環境不好、薪水不好、戰績不好,唯一能讓大家再站起來的,「只有悲憤的力量」,為了球隊,為了自己的身價一搏。

全隊達成共識後,接續是現實面的問題。兄弟象前幾年遭逢多位主力球員跳槽的窘境,包括「假日飛刀手」陳義信、「棒球先生」李居明,以及當家捕手洪一中等人紛紛轉至台灣大聯盟發展,球隊群龍無首。他分析,如果與其他球隊的球員較勁個人實力,當時的兄弟象是完全沒得比的,但若藉由團隊的分工,有人犧牲推進、有人負責進攻,「那才是我們贏球的方法!」

而出乎眾人意料的是,這個轉念竟讓這群「小象」,在往後幾年的球季,從墊底球隊翻身成為「三連霸」勁旅,陳瑞昌不否認,這就是奇蹟。因此他也透露,當時擔任總教練的林易增,「總教練當得非常輕鬆」,因為每個球員都很清楚自己的本份,團隊凝聚力又好,至於林易增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維持了整個團隊的和諧感。

所「象」無敵一條心

「係啦(死啦)!係啦!啊!謝謝啦!」過去中華職棒早期,各隊沒有編制專屬啦啦隊,靠的是球迷們自發性地帶動氣氛,替場上的球員們加油,這也造就了兄弟象的一代經典人物—「江大帥」江榮蔚,不過這位江大帥並非球員,也不是球團人員,而是一位死忠球迷。

總是裸著上半身,披著值星帶,揮著兄弟的旗幟,他喊什麼,其他人就跟著一起喊,陳瑞昌讚嘆,「他就是有著要帶領象隊殺出重圍的氣勢」,甚至有球迷為了看江大帥的熱血應援而進場。

雖然現今職棒發展越來越好、制度更完善,但陳瑞昌也說道,「以前的球員與球迷的心,是連在一塊的」,關係就好像是家人、朋友,球員的表現能給予球迷精神上的支持,球迷也給了球員最直接的力挺。

不過2009年,以優良「團隊紀律」著稱的兄弟象,傳出了令眾多球迷心碎的「黑象事件」,且涉入這樁假球案 的球員人數,佔了當時象隊將近三分之一的球員,其中更不乏多位主力選手。

而當時還是象隊球員的陳瑞昌,心中百感交集,擔心職棒是否會就此垮台,他不禁感嘆,「這些球員怎麼忍心?」球迷們可能一下班、一放學,就提著公事包、背著書包,衝到球場,只為了看球員的身影;球迷們的期望,是身為職業球員,應該承擔的責任才是。

 

相關報導:【陳瑞昌專訪】每天重新歸零 終得夢寐以「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