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車爭道 30萬身障族崎嶇回家路

隨著無障礙設施的推行,越來越多身心障礙者得以走上街頭,但在實際上路後,卻發現諸多不便的地方,人行道太窄、沒有斜坡、斜坡坡度不合規範等等,種種困難使得他們不得不與汽車爭道,當發生交通意外時,卻會以電動輪椅違規行駛車道為由咎責,法規以及其配套措施的不完善讓許多輪椅族在聽到類似案件後變得不敢出門。

AI 智慧運動器材 銀髮族健身新契機

普通的健身房對銀髮族並不友善,然而隨著科技發展,長者健身的困境正被逐步打破。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配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下稱陽明交大),發展針對銀髮族所設計的健身器材。陽明交大護理系主任童恒新說明,銀髮健身俱樂部透過融合科技與AI,打造客製化、高安全度的運動器材,為維繫長者健康帶來新契機,亦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儲備良好之健康資本。

馳騁山林曠野 風神車隊千里之行

受限於身體障礙,適合身障人士的運動較為有限,其中專為身障者設計的手搖自行車,不僅能運動,由一群熱血身障車友在台中組成的「風神手搖車隊」,每年還舉辦手搖自行車的環島挑戰。儘管他們行動不便,車隊駛經大街小巷,穿越海岸山邊,隊友們相互激勵與扶持下,他們找回了運動的初衷與樂趣,在滿滿的成就感中建立起自信心。

創造生命奇蹟 腦癌媽從臥床到健力選手

罹患腦幹腦癌的唐玉珍,曾被醫生告知只剩15個月的壽命,但直到現在已抗癌三年多,在這過程中,兒子張良勤幾乎全天候的照顧,也利用自身所學帶媽媽練習健力,甚至讓媽媽站上比賽舞台向大家展現永不放棄的精神,也鼓勵了許多正在努力抗癌的夥伴們,帶您來看唐玉珍這段勵志的故事。

共享交通新亮點 『滑』進校園生活

環保意識抬頭,綠能交通工具推陳出新,電動滑板車逐漸成為另類的新型交通工具。在台灣,路上陸續出現滑板車的身影,更有不少大專院校引進滑板車作為校園內的代步工具。然而,共享載具儘管在經濟、環保層面擁有優勢,在推廣的同時,卻也遭遇相關法規未臻明確的問題,其定位為何、是否納管、如何管理即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