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野生動物防護成效參差不齊

台灣位於副熱帶地區,獨特的島嶼氣候造就了非常多樣的物種,但也因為地狹人稠,不論何種道路開闢,都需移除大量植被,且道路開闢後,噪音、光害等都會對生物造成二次破壞。近年來生態的永續發展逐漸受到重視,人們為了挽救過去造成的破壞,開始許多補救措施,但它們的具體成效到底是如何呢?

休耕轉種景觀花卉 頂長社區波斯菊迎客

台南後壁是重要的稻米生產地,頂長社區在去年利用稻作休耕空閒時間,在社區推動農地轉種植景觀作物,透過農民細心照顧綻放出顏色鮮豔繽紛的波斯菊花海。今年碰到缺水問題嚴重,社區也持續種植花卉,並藉由花海加上社區營造,吸引遊客到此地觀光,也帶動附近產業的發展。

台灣水情嚴峻 農田停灌面積再擴大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台灣也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困境,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象組組長于宜強表示,2020年是反聖嬰年,導致颱風生成個數減少,造成旱象。繼2020年10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稱農委會)突然宣布桃竹苗地區實施停灌政策後,12月底前又陸續公告嘉南地區2021年第一期作停灌,臺中、苗栗及新竹地區水庫灌區農田2021年第一期作停灌,讓農民深感無奈。

海綿道路有助保水 城市進化不能等

臺灣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的島嶼,島上有各式各樣的獨特物種與生態環境,加上位處亞熱帶區,年降雨量相當豐沛,但由於地形獨特,坡陡流急的特性,使得水資源難以留下。臺北市長柯文哲更於2014年參選時,主張提升透水鋪面的使用量,要將臺北市打造成一座海綿城市,上任後更是喊出「永續臺北,海綿城市」的口號。但臺北市真的成為一座海綿城市了嗎?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