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跳脫舒適圈 從國際志工看世界

記者 江家蓁、古永萍、吳宇雅、曾詩婷/採訪報導

你有辦法在缺水缺電或狹小潮濕的地方住上數十天嗎?以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為主要服務區域的國際志工服務隊,到了當地往往須面臨資源匱乏、硬體設備不足的居住環境。

世新大學社心系吳婕琳分享參與國際志工體驗。攝影/古永萍

就讀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四年級的吳婕琳,侃侃而談大三那年到緬甸當國際志工的經驗,「其實很心疼,狹窄的空間裡因為人太多的關係得擠在一起睡地板,有的小和尚也因為天氣潮濕得了癩痢頭,長不出頭髮。」回憶起當時參觀佛教孤兒院宿舍的景象,如今她仍歷歷在目。

說起和志工服務的淵源,吳婕琳表示自己是在高中時期加入學校的服務性社團,因而有機會接觸志工活動,大三到緬甸服務則是向學校的課程計畫提出申請才能出隊。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執行秘書林妤儒談到,像吳婕琳這樣的學生志工占國際服務的多數,學生通常會對具有特色的服務主題或地點感興趣,並以學校營隊或國際志工機構兩種申請管道為主。

國合會人道援助處組長吳靜怡說明如何招募志工。
攝影/江家蓁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人道援助處組長吳靜怡表示,在派遣國際志工過程中,主辦單位會先聯繫台灣駐海外的大使館,確認當地需要哪方面的協助,在進行規畫及審查後才會開始招募志工。

而吳婕琳回想那次緬甸志工之行時,表示過程並沒有自己原先想像的簡單,為了培養團隊默契,同時讓志工更了解緬甸的地方文化與環境,不但事前得要做足功課。

在籌備過程中,從團隊討論到教案演練等活動,每個環節都需要花時間與心思準備。「但真正到了緬甸當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狀況隨時在改變,即使準備好原先的活動,到了後來可能也得視情況而隨機應變。」

也因此在準備其中一個教案中,讓吳婕琳創造了難忘的回憶,當時因為那裡的孩子總是待在孤兒院,很少有機會能到戶外走動,為了讓他們有這個機會,於是讓每個人將自己的夢想畫在風箏上,讓他們藉此到戶外去活動,而在過程中,她感受到小朋友的滿足的笑容,也才發覺到雖然他們所處的世界並不寬闊,但卻能因為一點點的快樂而感到滿足。

所以吳婕琳認為,自己經過這段服務體驗的洗禮後更懂得知足感恩,「在台灣根本無法體驗到這樣的生活,以前總是認爲自己有很多的不滿足的地方,實際走訪這趟緬甸之行後,才發覺自己其實擁有的很多。」

願青行動網協會執行秘書林妤儒說明國際志工參與動機。攝影/古永萍

國際志工最初的服務宗旨是希望透過其他國家自願發起協助,讓國家彼此形成互惠互助的關係,如今學生志工也能透過國際服務的機會,在學習服務社會、訓練自我素質及培養團隊合作等能力的同時讓一些發展中的國家得到協助及支援。

而提到國際志工的歷史,是透過國外組織先發起國際志工活動後,才逐漸在全世界流行,林妤儒表示SCI國際公民服務聯盟,是全世界最早開始國際志工的組織。

從一戰時期便開始國際志工服務,起初會來到亞洲地區服務,是因為當時發生甘地不合作運動事件,在戰爭動亂多社會動盪的背景之下,國際志工便成為跨越一切政治、戰爭等因素之下,到世界各國成為協助的幫手,並也發揮國際志工自身所擁有價值。

 

青年國際志工踴躍反思國際志工問題
台師大公領系教授顏妙桂分享緬甸服務經驗。
攝影/古永萍

隨著國際志工的普及,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顏妙桂提到,青年志工通常參與的動機可分為四種,分別是「展現自我專長」、「拓展國際視野」、「體驗異國文化」、「探索自我」,而對於拓展國際視野的原因,她表示相較於國內,由於服務同質性高,某些人選擇到國際更能增廣見聞。

台灣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青年投入相關服務計畫,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國際及體驗學習組資料顯示,2013年國內申請國際服務的青年志工有1879人,隔年約有1500人,而到2018年仍有1000名志願者前往22個國家做志工服務。

 

顏妙貴說明青年志工參與動機:


但國際志工近年來也引發一些負面聲浪,例如志工隊在服務期間須時常向當地人請求協助;也因為與服務對象的生活差異大,志工到了當地仍會不自主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又或者過度使用一次性用品製造垃圾,對此林妤儒強調,為了避免當地受到這些傷害及污染,服務活動在行前都會教育志工不要使用這些物品,以免造成當地人的困擾。

除此之外,也有國外媒體,如美國商業雜誌富比世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短期志工的實際效益低,有些不當機構利用孤兒院的名義大量招募短期志工,反而引發當地孩童更大的失落感,林妤儒表示,主辦單位大多會依照當地需求招募志工,不會為了消耗人力策畫服務方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而顏妙桂認爲,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間應找到相處的平衡點,不能以施捨的心態來幫助對方,理解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忙、貢獻服務的精神才是國際志工的核心宗旨。

緬甸小朋友在學校上課。照片提供/顏妙桂
各國環境條件差異考驗國際志工

國際志工服務的區域多以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為主,吳靜怡表示,各國的需求導向主要有農業、資通訊、教育、環境、公衛醫療這五大優先服務領域,其中又以教育資源最為匱乏。

而身為國際志工能提供哪些協助?顏妙桂表示國際志工可能會照當地需求來調整所需要的能力,例如緬甸有些老師因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不懂如何教育學生,志工隊為了改善其落後的教育資源,便會以師資培訓為主要目的,帶領整個團隊一起到緬甸教導當地老師。

而有些地區的自然資源匱乏,產生缺水、旱災等情況,有些地區則面臨物質資源不足、電力無法正常供給、日常用品取得不易等問題。吳婕琳提到,很多時候國際志工不論是食衣住行都得配合當地,克服外在環境因素,也因為如此,個人在參加國際志工行前,應需做好心理準備及自我調適。

國際志工不似觀光能夠單純體驗當地文化風情,它所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以及個人的心理素質都需考量,如何在理解與克服中取得平衡,上述這些挑戰都是國際志工在適應當地文化之餘所要面對與實踐的路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