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安倍晉三請辭後 日本的未來走向

記者 張景淳、李依庭、梁元瑄/採訪報導

在安倍晉三執政的七年半內,台日關係逐漸升溫,例如簽訂漁業協議和力挺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等。他也多次來訪台灣,台日友好的關係究竟在新任首相菅義偉的執政下會有什麼改變,令人相當好奇。

菅義偉(右)接任安倍晉三(左)成為首相一職。照片來源/U.S. Department of State on Visual hunt

任期最長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以下簡稱安倍)是日本史上在位期間最長的首相。出生於政治世家的他從小看著外祖父岸信介,及自已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從政。在2006年更是成為日本戰後最年輕的首相。擁有許多民眾支持的安倍卻在上任一年後就因大腸炎而在2007年請辭。

安倍於2012年再度上任自民黨總裁,並再次獲勝成為首相。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調查,截至2012年底統計,安倍的平均民調高達53%。但是在2017年,安倍爆發一連串的醜聞後,民眾對安倍內閣的信任度跌破40%。根據日本《朝日新聞》所做的民調截至今年5月,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僅剩29%,是他從2012年執政以來的最低點。

台日互動友好

石原忠浩提到安倍多次來訪台灣,表示他對台灣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攝影/ 梁元瑄

「安倍對台灣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從還沒當首相前就看得出來了。」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助理教授及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石原忠浩(以下簡稱石原)表示,安倍不只多次訪問台灣,也經常透過Twitter總統蔡英文相互問候,不論是蔡英文哀悼過世的日本搞笑藝人志村健,還是安倍在國會上提及台灣,都能看出台日友好。

台灣大學日本中心總顧問蘇顯揚指出,日本企業擅長研發,而台灣廠商擅長找商機,其實在市場上是很合適的互補關係。例如:日本六合塗料研發工廠與台灣塗料製作產業的合作。此外,蘇顯揚也提到,台日間的租稅協議不僅受益到雙方企業,更拉近兩國間的合作關係。

另外,台灣、中國和日本三國間的交流也備受關注。相較起安倍對台灣的友善,他在面對中國上似乎保持一些距離。石原表示,安倍對於中台的差異,除了歷史背景外,台灣的自由化跟民主化也具有很大的影響,他認為中國的封閉體系是中日間始終無法拉近距離的原因之一。而蘇顯揚也說道,近年來中國興起,在經濟方面的地位逐年上升,以往的台日美三角貿易關係很有可能改變,新三角台日中的關係發展受到期待。

台日關係自安倍上任後逐漸升溫。攝影/張景淳

內政外交 任務艱鉅

安倍長期患有潰瘍性大腸炎,這也是導致他二度請辭的主因,並於今年8月28日宣布辭職,由擔任安倍內閣官房長官的菅義偉接任。菅義偉在今年9月16日正式就職,他是一位「非世襲議員」以及「無派閥所屬議員」便當選首相的人。

菅義偉上任後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穩定疫情和加強國內經濟,而他的外交政策也是國際間關注的焦點。由於菅義偉是安倍執政時的官房長官,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蔡錫勲提到,菅義偉新內閣名單中超過半數是安倍時期的內閣,甚至安倍的親弟弟岸信夫亦入閣擔任防衛大臣,因此新首相的外交政策走向跟先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不過居住在日本東京的民眾木下仰則認為,因為自民黨幹事長(祕書長)二階俊博是親中派,很有可能會左右菅義偉政策的走向,因此對菅義偉的接任多了一份擔憂。而明年是否能如期舉行東京奧運(以下簡稱東奧),也是菅義偉所面臨的挑戰,究竟他會如何應對,未來的走向備受關注。

台灣和日本間的交流平台。攝影/梁元瑄

延續安倍三箭 菅義偉拼有感

1990年代起,日本面臨泡沫經濟破裂所帶來的經濟蕭條,從此進入「失落的十年」。2012年安倍上任後提出提振經濟的三支箭政策,分別為機動的財政政策、大膽的金融政策以及喚起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又稱「安倍經濟學」,為日本經濟打下一劑強心針。透過各種政策,活絡經濟市場,提升出口業競爭力,目的是為了活化宛如一灘死水的日本經濟。

安倍為使日本經濟復甦所提出的三支箭政策。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製圖/梁元瑄

但日本財政赤字問題並沒有因此解決,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李世暉指出,沒有人認為安倍經濟學的根本方向錯誤,但安倍經濟學的執行力度不彰,人民心知肚明。李世暉將安倍的經濟政策比喻為倒香檳塔,位於最上層代表大企業的杯子一定會先滿,但是最下面的中小企業和日本國民卻只分到幾滴香檳,政策無法讓多數人民有感。

然而新上任的首相菅義偉也表示會延續「安倍經濟學」,相較於安倍,菅義偉因長期擔任內房長官,被認為有十足的執行力,且一上任就提出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調降電信費,實際落實讓民眾有感的政策。

李世暉形容安倍的經濟學宛如倒香檳塔。

 

安倍就任期間重視台日關係,並拓增交流平台,因此兩國經濟交流趨於穩定。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外交部台灣日本關係協會、製圖/李依庭

今年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稱新冠肺炎)所影響,日本經濟重挫,透過補貼和強化內需市場提振疫後經濟是菅義偉的首要課題。而2021年花費超過4600億台幣東奧的舉辦與否也牽動著日本的經濟命脈,若告吹會對經濟造成重擊。

李世暉點出,若東奧成功舉辦,人流將會帶動日本的經濟收入,經濟問題就會得到緩解。而東奧舉辦與否也對自民黨和菅義偉的連任事關重要,因此東奧的舉辦也會是菅義偉任期內重要目標之一。

  • 失落的十年:198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發展,土地交易量上升、房地產價格飆升,投機活動延伸至許多產業,直到日本央行調升利率、抑制房價等手段,日本一步一步擴大的泡沫才破裂。破裂後,物價持續下跌、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到1%,此段經濟蕭條的期間被戲稱「失落的十年」。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李沃牆《日本量化寬鬆當道,另一個失落或崛起的十年》

日本防疫慢半拍 東奧問題成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時,日本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應對,安倍又因疾病纏身辭退首相一職。蘇顯揚坦言,日本在新冠肺炎爆發時並沒有積極處理,原因之一是想讓原訂724日的東奧能順利舉辦,因而導致日本的篩檢數量較少。但因東京和大阪的確診人數不斷飆升,為避免醫療體系崩潰,安倍於47日針對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等七個都道府縣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呼籲民眾5月2日至6日的黃金周假期避免外出。

但由首相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僅能「籲請」民眾不要外出,無罰責也不代表該都道府縣為封城狀態,實質效用還是全看日本民眾的自肅。不過居住在台灣的日本人白石理子說,他居住在日本的家人認為若首相不是安倍,那日本的疫情可能會更嚴峻,安倍的政策就疫情當下來講已經做得很好了。

菅義偉於9月16日在就任首相的記者會表示,防疫與經濟同等重要,並且希望能在明年上半年日本國民皆能施打疫苗。李世暉提到安倍在任的防疫階段是企業及家戶的補貼,而菅義偉上任後是振興經濟的階段,所以日本開始推動go to campaign等等的國內旅遊。

至於東奧是否會舉辦的問題,菅義偉在9月26日的聯合國大會也回應,日本決心於明年夏天舉辦,用以證明人類能夠戰勝病毒。蔡錫勲解釋,東奧會持續主辦,但是觀眾規模可能會縮減,日本本身也希望盡量避免人與人近距離接觸,因此車站會導入機器人取代站務人員工作。日本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而菅義偉能否成功控制疫情並順利舉辦東奧是他任內最大的挑戰。

期許菅義偉任期間台日友好關係能繼續維持。攝影/李依庭

 

延伸閱讀:

東奧延期 日本財政大洞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