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沛錡、李文馨、羅立邦/採訪報導
根據聯合國統計,每一分鐘就有將近整部垃圾車的塑膠廢棄物倒入海洋,造成嚴重的生態污染。世界經濟論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與麥肯錫顧問公司發布的聯合研究報告也預測,2050年海中累積的塑膠垃圾量,將會超越海洋生物的總重量,而海裡的塑膠垃圾也會隨著食物鏈的循環,最終回到人體,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
為此,台灣政府於2002年開始實行限塑政策,更在2018年擴大至塑膠袋管制,規定商家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2019年起,環保署也公布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不得提供內用顧客塑膠吸管。政府逐漸擴大限塑政策,希望能夠透過法令規範商家,進而改變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從培養日常減塑習慣做起,減少生活中的塑膠污染。
塑膠微粒隱身日常生活 食物鏈循環恐吃下肚
不過,海洋大學講座教授邱文彥解釋,塑膠一旦漂流到海面上,經由紫外線的照射,將會慢慢分解成小片的塑膠顆粒,最終碎裂成極小的塑膠微粒,可能就會夾帶著重金屬或環境賀爾蒙,漂流在海洋的每個角落。
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定義,塑膠微粒係指直徑小於五毫米的塑膠碎片,總共分為五大類。硬質塑膠,像是寶特瓶的瓶蓋,而食物的塑膠包裝袋屬軟質塑膠,常見的保麗龍則為發泡塑膠,漁網或漁線上都會有的塑膠纖維,以及塑膠原料的圓形塑膠粒。
事實上,塑膠微粒不止出現在海中,更是以不同形式藏身在日常生活,像是日常配戴的隱形眼鏡、洗衣時脫落的衣料纖維都會透過排水管線進入海洋,分解成更細小的塑膠微粒。
國立海生館副館長陳德豪說明,塑膠在製造過程中添加的化學物質及其在海中吸附的污染物質很可能會被海洋生物吃下肚,經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食物鏈循環進入海洋生物體內,影響其生理機能、血液及細胞,最後魚類又被人類捕撈上岸,這些塑膠微粒、金屬污染等同進入人體內。
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林東良也提到,塑膠微粒隱藏在大海中,使我們日常生活的自來水、寶特瓶裝礦泉水,甚至是食鹽內都遭受污染。林東良更表示,有研究指出,每個人一週總計會吃掉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微粒。
對此,台灣新創公司開發了可以過濾塑膠微粒的特殊機器,搭配無人機將海中的塑膠微粒回收,並販賣給廠商重新製造,落實循環經濟的理念。另外,無人機同時能夠對海洋、河川進行採樣,分析出河川或港口的塑膠微粒污染情況。
共同維護海洋環境 從教育做起
不過,林東良提到,近年來在南極或是無人去過的高山、深海等,都已經有發現塑膠微粒的存在,這代表塑膠微粒其實已經滲透進地球的水循環系統,更在世界上無所不在。
要解決海洋垃圾或塑膠微粒的污染問題,並無法單靠某一個國家完成。全世界要共同意識到海洋污染的嚴重性,藉由國際間的合作,採取聯合措施、手段,才有辦法緩解海洋的污染情形。因此,在2019年的G20高峰會當中,各國達成共識,通過「大阪藍海願景」,希望能在2050年前逐步減少海洋塑膠垃圾。
此外,陳德豪認為,雖然台灣四面環海,擁有極豐富的海洋資源,但由於在戒嚴時期海邊常會有軍隊駐守,讓台灣人對海洋產生距離感,造成了台灣人對海洋的恐懼,也因此失去愛護海洋的心。對於海洋保育,不論是政府政策或是學校教育都非常重要,讓大眾開始了解海洋、親近海洋,最後才會懂得愛惜並保護海洋,共同維護海洋環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