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攝影/黃熙桐
財經科技

萬物互聯的智慧科技 便利你我的生活

          記者 林鈺庭、黃熙桐、章仁潔、黃茜雯/採訪報導

顯而易見,2017已然是智慧時代,科技不會停下腳步,技術不斷突破,一切只為了改進人類的生活。裝置不再僅僅只是裝置,更是智慧的結晶,結合人類的技術,使科技配合使用者,作出更人性化的反應。

萬物互聯 智慧與科技的結合

每個人手上都有的智慧型手機,說明了一切。智慧裝置給予的方便,逐漸加強人們的依賴性,對於眼下的社會可謂是「骨肉相連」的關係。根據發展與認知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的定義 ,「智慧」即協助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智慧科技就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科技。在感測與通訊元件成本不斷下降的趨勢下,汽車、醫療與智慧家居是物聯網的三大重點商機,意味著在未來的主流市場上,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相關的產品推出。科技的進步源自人類的惰性,比方說結束了一整天勞累的工作回家後,透過智慧管家幫你把燈光、冷氣等打開;又或者無人在家時,智慧管家為你監控一切,隨時檢測入室偷竊或火災等等意外。當然,不只有這些。在這個物物相聯的網絡世界,AI、AR、VR、雲端等技術相互結合越來越緊密,各方面技術的整合將會更完善人類的生活品質。

全球前五大商業智慧專利為管理、商務.、金融、支付、健康照護,其中管理比例最高。資料來源:MIC,陳賜賢簡報資料,2016年9月。製圖/章仁潔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關係?

從智慧科技應用的方面來看,大數據佔了一席之位,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傅夢璇教授說:「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基於大數據。」當資訊龐大、來源很廣以及多樣性的增加會使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向良好,而機器學習透過很多演算法組合成的「試誤法」會依據資料進行調整計算,加上資料量的增加,進而提高數據的準確率,使其更加完善;物聯網則是運用物物相連的方式去提升智慧裝置的能力,基於大數據的內容使得物與物相連間產生意義。雖然大數據能開拓其他科學技術上的發展,但傅夢璇也表示,大數據有其缺失,因為人們的過度信任,大數據透過多項資料結合可能造成扭曲事實或只能看到其單一面向,另外也會造成人與人的互動減少,在這樣的問題下,數據資料要多方收集並採用,且不要過度倚賴大數據,畢竟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人與人的相處不應該被科技左右。

製圖/章仁潔
智慧醫療裝置 隨時把關自己的健康

智慧科技如今已經在各層面不知不覺滲入我們的生活中,甚至在醫療方面也有大動作的進展,由昌泰科醫所推出的「COMGO」智慧醫療健康手環,特點在於能夠測量專業的心跳、血氧、心電圖、血管彈性,甚至是血壓,突破了以往只能夠給予一般生活便利性操作的智慧手環,它屬於健康預防保健的智慧革新產品,且能利用雲端以及AI科技做出和以往產品相較更精準的判斷,搭配手機載具配合藍牙在手機app中做呈現應用,提供精密個人化數據,也為使用者做量身定做相對的反饋,例如:疲勞指數等等相關數據,是屬於前期自我控管,希望使用者能夠提早發現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異常?能夠盡早就醫。因應目前老年人口與日俱增,昌泰科醫表示未來的展望是希望能投入醫療場域,以節省醫護資源為目標,目前也已積極和各家醫院、大學及科技大學等醫療院所合作,也正努力朝養老照護中心等發展,突破封閉市場。

智慧醫療健康手環,隨時把關健康。攝影/黃熙桐
醫療眼鏡 提升手術成功率

另外,目前廣泛的為大眾所知的頭戴式醫療裝置,也不容小覷,勤益科大王民良博士投入研發的MR智慧醫療眼鏡,以脊椎作為開發案例,一般情況下,醫生在做脊椎穿刺手術的時候,是要直接打開傷口去看脊椎,手術的情況下會切開傷口,才能進行穿刺治療,這時候血肉外露,在手術中也具有一定難度去精準地找到需要救治的位置,因此會需要大量的X光片去作輔助,判斷穿刺如何進入進行診治,而眼鏡將會結合病人斷層掃描的資料,製作成3D影像重建,醫生能夠即時看到立體的影像模型,呈現患者傷口狀況,所以手術的過程中,是不用去劃開皮膚的,戴上眼鏡便能呈現虛擬3D的脊椎,把實際的器械和虛擬整合在一起,且準確率也在2mm範圍之內,如此大幅降低手術時間,提升手術成功率,也方便了醫生的操作。此裝置也已在彰化秀傳醫院做臨床的實驗,上述的兩項醫療裝置都能讓我們看見,智慧科技將要大舉進入醫療產業的決心,展望未來醫療科技的飛躍。

MR智慧醫療眼鏡,提高精準率。攝影/黃熙桐
智慧家庭 方便你我的生活

在智慧家電部分,樺緯物聯推出的智慧家庭系列,透過手機或家庭面板的連動可以控制家電或防盜裝置,也能透過螢幕觀看家裡的一舉一動,甚至連有人碰了大門的握把都能夠被偵測。另外,可以應自己的需求選擇需要的智慧裝置再做搭配,上述智慧醫療的Wowed Health也是運用相同的概念,不需要購買一整套系統,就自己需求而定,商品一樣能達成物物相連的效果。樺緯物聯運用物聯網的方式跟語音控制系統例如Amazon Alexa 與Google Home做結合,靠著「大智移雲」的概念,將語音控制的數據傳入雲端,再由雲端傳給主機來完成運作。現在智慧家電提倡可以一台控制多台,或出門在外也能控制家裡內部,方便提供給,時常不在家的上班族可以遠端操控,或者家裡有老人、寵物也能透過操控智慧家電給予照顧,也加強了家的安全性,但透過科技網路去控制可能會造成隱私方面的問題,例如:若駭客入侵家裡的智慧系統,便能輕易地進入房屋或透過攝影機觀看家裡內部,倘若未來智慧家電得以廣泛運用,安全及隱私將會是一大重要的考量。

智慧家庭系列,一機即可遙控家中電器。攝影/黃熙桐
大數據時代來臨

綜合以上,智慧科技充分運用了大數據和物聯網概念,利用雲端數據分析採樣,探測所獲得的資訊,也因為結合這些科技和數據,從醫療健康設備到家電,到處都可見智慧科技的足跡。而智慧科技便利你我的生活,背後仰賴大數據分析著使用客戶的習慣,讓用戶端省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讓全球吹起一股智慧科技的旋風,讓人們離不開萬物互聯的智慧科技。

從「大智移雲」概念圖看來,結合大數據的資料來源、雲端運算的各項服務、還有移動裝置,環環相扣以至於牽動著智慧科技,取代一些日常生活中繁複的工序以至高危的工作指日可待。智慧科技雖然能便利你我生活,但最終人們不該被科技給左右,而其中若將數據資料傳到雲端硬碟,是否也會有隱藏的隱私問題出現呢?又或是放在使用者的裝置中,是否也會產生資料過多的問題?除了上述問題,還有其他種種因素影響發展,像是:公司需要採樣客戶的大數據,去改善其問題,也可以得知哪些服務是大眾所喜愛的?反之則加強改善甚至撤除,汰弱留強,更便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