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參與文化導覽。攝影/林志信
社會社福

打造「新」環境 移民逾52萬人

記者李依儒、李佳育/台北報導

 近年台灣新住民人數已超過52萬人,其生育子女人數亦超過36萬人,無論人口結構、勞動力、家庭照顧、社會服務都會對我國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由於生活背景和文化差異等因素,新住民相較於一般人,無論在求職、生活或是福利等趨於弱勢。為了改善環境,使其能盡早適應生活和解決困難,政府和民間機構須提供完善的服務,協助此類家庭發展。 

新住民媽媽帶著小孩一同出席教育說明會。 攝影/林志信
注重移民新二代 教育權益來把關

 為了幫助新移民家長清楚台灣十二年國民教育,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二場新移民二代教育規劃的教育說明會,給關注子女教育學習及未來發展的新移民家長,提出疑問和深入了解。教育局終身教育科股長黃喬偉說:「這個案子是參與式預算一部份,由新住民提出,希望透過這個方式讓他們了解台灣的教育制度。」

 來自香港的提案人張玉芬表示,因為很重視小孩教育,本身也不是土生土長,所以才提案。這場說明會也辦得很不錯,雖然新移民家長吸收能力沒有那麼強,但至少能先聽懂一些概念,而且還有介紹美術班和體育班。也有來自大陸新移民家長的方小姐認為今天內容和學校講的差不多,原本以為是主要以新移民角度去談新移民在台灣教育上的重點,結果也只是大方向。

落實兒童教育 移民學習應延續

 國內目前已有不少組織良好的民間機構,南洋姐妹會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4年。現任理事長洪金枝認為,幫助不應單單只是給予福利照護,更應該教導其生存技能。南洋姐妹會曾幫助過不少新移民,包括國民身份的取得、二度就業教育及諮詢,更自2011年以來持續開設通譯人員培訓課程,目的便是為了讓新移民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洪金枝呼籲,即便來台,移民學習仍應持續進行,兒童教育也該及早落實,她期望日後政府能為移民們開設詳細介紹台灣體制的相關課程。鑒於許多學生因學制壓力選擇輕生,或是一路念上大學卻發現日常生活技能幾乎全無的案例,南洋姐妹會決定於日後開設更多關於理財、環保等教育課程。

 另外,姐妹會也會應景的舉辦節慶相關的活動。以中秋節為例,姐妹會計畫藉由介紹台灣、越南慶祝中秋節的方式,從中提倡以更環保的方法過節,例如:可資源回收製造越南中秋節時會使用的花燈,讓地球的負擔不會因過節而增加。

提升教育水平 教授籲從結構面向

 長期觀察新移民的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兼任教授李晏佐點出了新移民二代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的問題。李晏佐進一步探討後發現,政府往往只針對新移民的來台人數進行統計並適度的調撥福利金,卻沒有在新移民來台後的生活輔導有太多規劃,使得許多新移民經常會有適應不良或是因為不懂台灣行政制度而求助無門的情況。

 多數選擇外籍配偶的男性本身在台灣便是處於較弱勢的群體,在經濟缺乏的情況之下孩子的教育成為了其中一項犧牲品。丈夫基於維生必須整日在外從事勞力活,配偶為了照顧家中長輩、料理家務早已分身乏術,面對各方面力不從心的窘況,又缺乏更有效率的教養方法時,只能偏好採用打罵式教育。但如此惡性循環下來,造成孩子往往在和同儕面臨衝突時習慣以拳腳相向、學業遇上瓶頸卻無人能請教時也通常選擇含糊帶過。

 因此李晏佐認為,文化差距或人口素質都不會是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父母的教養態度才是影響孩子學習表現的關鍵。改善之道應從結構面向著手:於經濟面向上,政府應提供新住民相應的就業資訊、適當的經濟補助,並保障新移民應有的薪資水平及工作福利;在健康保險與社會福利提供完善的照護系統;於文化面向上應增開制度化的識字班及生活輔導班;並在語言學習、兩性平等教育(著重於處理家庭糾紛、家庭暴力等問題)、生育與教養問題上提供學習諮商的服務管道,並定期舉辦升學管道說明會供新移民二代家長參考。

 另外,政府也應對台灣人進行多元文化的教育,改正台灣人對於新移民的誤解與迷思,才能澈底落實友善多元的理念,並提升台灣公民整體的水平素質。

 

 

2017台北文化護照 首次開設新住民專屬活動

記者林志信/台北報導

 今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突破以往的界線,首次在台北文化護照節的系列活動新增以新住民為主的舊城導覽,另外也添加新住民美食工作坊,並邀請「賽珍珠基金會」一同協辦。希望透過活動使新住民對自己的第二個「家」有更多的認識,讓新住民親自教學做家鄉的美食,達到台灣民眾與新住民的文化及美食上交流。

 本次開設的新住民活動,主題為「新住民弄台北」,於920日在萬華新住民會館舉辦一場文化講座及萬華巷弄導覽。本次活動吸引了大約二十位的新住民前來報名,報到率也高達95%。此外也請來文史老師高傳棋擔任講師兼導覽員,為新住民解說有「台北第一條街」之稱──萬華(艋舺)的文化歷史故事。

 參與活動的新住民多數認為「活動辦得不錯,有機會還會再參與」,而活動唯一的問題就是「天氣太熱,希望下次活動時間可以避開大太陽的下午時間」。其中來自越南的丁氏秋女士說:「覺得今天的活動收獲很多,因為他們提供了很多在台北的資訊,也幫助我更了解台灣的文化。」

 執行單位八識文創游千儀說:「由於台北文化護照的活動是連續性的,所以我們希望這次參加活動的新住民朋友,藉此機會認識萬華,可以在明年的活動、課程用他們的母語或是中文去介紹、導覽。」另外,游千儀也表示,如果有機會及在預算範圍的前提下,希望將來可以辦其他與新住民相關的活動,像是美食交流或異國音樂等,去幫助新住民。

高傳棋向新住民細心解說萬華老店的歷史文化。攝影/林志信

 

 

新住民盼能有更多的溝「通」

記者張瑋真/台北報導

 1988年來自越南的蔡麗清,本以為來台觀光,最後卻選擇在台灣落地生根,她認為台灣對於新住民相當包容,但台灣通譯人數不足的問題,仍待相關單位重視。

 蔡麗清從小聽長輩說,台灣是個天氣很好,環境又乾淨,在自己親身體驗約一年後,下定決心在台灣落地生根。來台後第一份工作是到外商貿易公司上班,當時台灣精通英語的人不多,而在菲律賓成長的她,從小就必須學習英文官方語言,有相對的優勢。蔡麗清表示,當年她的底薪約台幣二萬元,竟是菲律賓的十倍。1989年,蔡麗清與來自越南華裔的同事結婚,曾經非常恩愛的他們卻在兒子出生後感情生變。她的丈夫常因孩子的教育理念與自己相異,就動口辱罵,不許她教孩子菲律賓語(塔加洛語),最後甚至拳腳相向。她向法院訴請離婚,訴訟過程中的她不懂台灣法條,正是那時候開始,她感到身為外國人所受的困境,是必然存在的。

 人力仲介,是蔡麗清離婚後一直持續到現在的職業,雖然這份工作的薪水要養活她還有兒子綽綽有餘,但她更熱衷的其實是2014年開始兼職的「通譯」工作。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顯示,至民國1068月底,在台外籍移工人數已高達66萬,當中有人從事工地工人、看護、幫傭、漁工等,通常是台灣極度缺乏人力的工作,但對於外籍移工來說,這些薪水足夠養活他們遠在家鄉的家人,即使再苦、再累,都必須忍耐。而他們大部份能夠來到台灣,靠的就像蔡麗清女士這種「人力仲介」,但更多遇到的是只為自身及雇主利益著想的仲介。

 蔡麗清無奈表示,自己身為仲介是想幫忙自己家鄉的人也能來台灣賺錢,但有那麼多令人心疼又悲傷的案例,看了實在不忍,於是選擇身兼通譯,但工作常常比仲介要複雜及疲憊。通常需要通譯時都是即時的,甚至警局半夜偵訊也會需要通譯的幫忙,但是台灣目前尚無法明確規定通譯的工時及工資計算,常跟著警察偵訊好幾個小時或是處理很棘手的案件,只獲得台幣五百元的酬勞,原因是警局並沒有給通譯經費預算。如果像法院或私人企業,則會有較高的酬勞及補助車馬費,一次通譯的費用大約在二千元上下。

 來台灣快要三十個年頭了,蔡麗清認為這裡的人熱情,可以感覺到法律及社會對於女性及新住民都有更多的保護及寬容。只是台灣通譯人數不足的問題還是希望政府及大眾可以重視,畢竟通譯的工作就如同醫師救病人,是分秒必爭,且必須精準無誤的。

蔡麗清除了是通譯工作者之外也是南洋姊妹會的成員。 攝影/林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