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鐵變藝術 鐵雕藝術家鄭炳和
一座位於桃園新屋區的資源回收場,老闆鄭炳和同時也是一位鐵雕工藝家,在回收過程中看見金屬廢棄物的利用價值,廢物再利用,創作出無數具有意義的鐵雕作品,推廣環保同時也帶給大家人生反思。
一座位於桃園新屋區的資源回收場,老闆鄭炳和同時也是一位鐵雕工藝家,在回收過程中看見金屬廢棄物的利用價值,廢物再利用,創作出無數具有意義的鐵雕作品,推廣環保同時也帶給大家人生反思。
生廚餘和資源回收也能廢物再利用!台中市中西區清潔隊「妙手回春」,利用廢棄咖啡渣和資源回收的麻布袋,經過處理再製後,製成造型精緻文青的環保除臭包,不僅有吸附異味的功用,更讓資源永續再生。
近年全球天然災害頻傳,舉凡加拿大、夏威夷的野火,歐洲與北美的異常氣溫,以及南半球的澳洲暴雨致發水災、阿根廷的持續大旱,顯示極端氣候致使人類生活環境遭遇嚴峻挑戰,同時警示各國,高速經濟發展已對自然造成可觀的破壞,在繁榮與環保之間,迫切需要取得平衡,讓環境休養生息。
竹材的應用多元,不僅可運用於綠建築材料,亦可用於加工材料當中。竹子對於泰雅族人而言,從生活起居的器具到部落風俗,更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隨著青壯人口外移,部落傳統文化面臨斷層,延續與傳承泰雅竹文化,實為當務之急。
鯨豚透過聲音溝通、覓食,並利用回音定位探索周遭世界,然而,海洋噪音使牠們迷失方向,嚴重時更會導致聽力受損。目前離岸風場為最主要的噪音來源,且在建造前探勘、環境開發時,皆會影響鯨豚聽力,即使政府訂定160分貝的噪音限制,仍導致部分瀕危物種小型海豚聽力受到嚴重傷害,應重新規範更嚴格的標準,維護海洋生態。
封裝測試公司將製作晶片時所產生的矽廢水收集起來,經過加工再製,提煉出二氧化矽後,將其運用到運動用品的產製上,並捐贈偏鄉國小,不僅幫助了偏鄉孩童,還讓原先恐淪為廢棄物的矽汙泥,轉化為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實現循環經濟。
在花蓮縣豐濱鄉的新社部落裡,有一門古老而珍貴的工藝技術——香蕉絲編織工藝。這個工藝不僅是噶瑪蘭族的精神所在,更是噶瑪蘭族文化的一大瑰寶。
台灣身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東邊的黑潮為台灣特有的洋流,因長期穩定,且開發量巨大,國家海洋研究院的與台灣大學、中山大學和海洋大學研發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利用黑潮穩定的海流及巨大的開發量。波浪能發電也是近年業界的發展目標,總結來說,實現台灣2050淨零規劃,各國提倡綠能和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我國海洋能發電具備先天環境優勢,但未來機組之發電效益、發電成本與可用率仍待驗證,生態保育和環境評估在發展成熟後,是首要考量的關鍵。
記者 陳若妍、傅乙珮、林政勳/採訪報導 今(2023)年2月教育部修訂《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之進用考核及待 […]
溪河為水循環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即使只占全球水資源總量的萬分之一,仍是許多人民和生物維生的主要水資源。臺灣本島有129條河川,其中濁水溪為含沙量最大的溪流,受到東北季風盛行影響,揚塵問題已有百年之久,影響當地居民的空氣品質和能見度。
根據農委會(現為農業部)202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農業廢棄物高達507萬公噸,這些廢棄物最終無論焚燒或掩埋,都會對環境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不僅使碳排放量劇增,還會產生煙霧,形成空汙。若能有效利用農業廢棄物,回收製成木質顆粒,除了能在工業和民生上帶來助益,還可節能減碳,降低公害,可謂一舉數得。
台灣「天日曬鹽」產業起源於1665年,至2001年所有鹽廠停曬,有300多年歷史。而今隨著科技發展,已由機器取代人工曬鹽,僅剩位於台南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完整保留天日曬鹽產業與文化。今年87歲的涂丁信,年輕時曾任鹽工、製鹽技術員,退休後仍回到鹽田擔任顧問,已在台灣鹽業服務超過一甲子,期盼將曬鹽技藝傳承下去。
近年政府積極推廣限塑政策,但一次性購物袋仍充斥再民眾的生活當中,於是有民間團體發起了Ubag二手循環計畫,鼓勵店家成為二手袋回收站,民眾也可以將不需要的袋子捐贈給商家,達成塑膠袋的重複利用。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