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視角看台灣 YouTube成文化輸出新管道
YouTube上越來越多元且國際化的影片,不受時間、地理限制的優點讓全世界的人只要擁有一支手機便,透過螢幕也能做到文化交流,不少旅居台灣的外國人利用YouTube作為記錄台灣生活的工具,多元文化間也激盪出不少火花。
YouTube上越來越多元且國際化的影片,不受時間、地理限制的優點讓全世界的人只要擁有一支手機便,透過螢幕也能做到文化交流,不少旅居台灣的外國人利用YouTube作為記錄台灣生活的工具,多元文化間也激盪出不少火花。
難道老年人落伍、跟不上時代?這也許是一般人對老年人的誤解。如今教育部結合學校機關及民間團體,合力建置各鄉鎮市區「樂齡學習中心」,開設「樂齡大學」。這篇文章帶你來看銀髮族走出門,樂而忘齡的老年人。
運動風氣盛行,根據調查,民國106年有運動人口達85.3%。而網路上出現許多運動教學影片,卻無法判定其可信度,如果採用錯誤的運動方式持續進行,會對身體造成潛在性的運動傷害,錯誤使用健身器材更可能導致死亡。
台灣過去傳統的就業價值觀是一種單一的模式,好好讀書,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做到退休,但隨著時代的轉變,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面對不斷變動的社會現實,產生了一種,需要多重專業,經營多重身分的多職人生,那就是斜槓青年。
民俗文化與環保的衝突,近年因眾神上凱道遊行浮出檯面,逢年過節,環保署長李應元皆會透過媒體,公開鼓勵環保信仰。媒體也常以宮廟的環保創舉作為新聞,讓民俗在不知不覺間與「不環保」連結。
世界衛生組織將「既沒有確切病症但也並非完全健康的中間狀態」稱為亞健康。亞健康看似遙遠,可是根據調查數據,目前全世界已有75%的人正處於亞健康狀態。對民眾而言,關注自身健康狀況的同時,更須有所警覺。
台灣為了培養體育領域的菁英,讓他們作息一致、規律訓練而設立了「體育班」這樣的菁英式教育體系,雖然可以有效地培育出台灣體育新星,但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涯,因為著重在單一體育項目,侷限了他們未來出路。
台北市教育局五月初舉辦社區大學20週年活動,不僅慶祝文山區社區大學自1998年創立至今滿20年,也提出對未來社區大學的新願景,期望未來透過社區大學組織老人,並達到「用老人照顧老人」的目標。
都市的夜空難得出現點點螢光,螢火蟲季熱鬧非凡。台北市實行螢火蟲復育計畫,從都市公園出發,旨在找回被人類破壞的生態環境,引起人們對台灣生態環境的關注。
近年來數位科技蓬勃發展,智慧型手機與平版電腦等行動裝置已是人人不可或缺的基本配備,加上網路更為普及,因此閱讀不再侷限於紙本、書籍。而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數位學習已成未來趨勢,各國從國小即為數位教育打上基礎,以提升整體學習水準。
媽祖是大部分台灣人從小就跟著大人拜拜的神明,媽祖成了民眾心靈寄託對象,大甲媽祖繞境活動正是最佳例證。繞境活動被國家地理頻道譽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今年預估就有30萬人參與活動,而台中教育大學甚至有堂課程要求學生參與繞境,親身感受當中的感動。
有幾位文山區的里長上個月和市長進行了座談會,他們向市長聯合提案,希望能保障公立幼兒園的在地里入學名額,維護在地裡小孩和家長的權益,但教育局卻表示,目前公立幼兒園採取學區制,如果保障在地入學名額,可能會對其他的地區不公平。
台灣民俗文化中香金佔極大地位,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與政府積極推動減香政策,孰料減香謠傳成了滅香。環保署聲明,強調尊重信仰,絕不會滅香。儘管眾神上凱道和平收場,但民俗信仰與環保間的衝突卻未曾停歇。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