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面臨塑膠危機!紙缽苗技術成減塑新選擇

苗栗縣大湖鄉素來有「草莓王國」的美譽,每年11月至隔年4月為盛產季,吸引大批遊客慕名前往,但放眼望去,草莓園鋪滿大片黑色塑膠布。苗栗縣大湖鄉清潔隊長邱炤樟透露,每年草莓季約製造250噸到300噸的塑膠垃圾。而台灣民間的種苗場引進可被環境分解的紙缽苗技術,能有效減少塑膠育苗盆的使用,還能提高植物根系生長速度及作物產量,但紙缽苗製作成本較高,民間較難普遍使用。

【塑分手1】人類與塑膠毒戀圓舞曲

1959年塑膠袋問世,為人類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塑膠袋在人類歷史中,存在超過一甲子歲月,我們已經習慣它的存在並大量使用,輕如羽毛的塑膠袋不僅在我們生活軌跡中,逐漸留下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時也為地球帶來一場窒息的污染浪潮。台灣於107年擴大實施限塑政策,以減少一次性塑膠袋使用為主(以下使用減袋說明),擴大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營業場所。兩年過去了,塑膠袋真的減少使用了嗎?

塑膠加熱疑慮多 耐熱程度為關鍵原因

為解口腹之慾,超商微波熟食成了消費者方便快速的選擇,該類商品多使用塑膠包材,且以高功率的微波爐加熱為主,而歷經2011年爆發人心惶惶的「塑化劑風暴」後,民眾開始重視塑膠製品的食安議題。經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終生特聘教授陳輝煌證實,凡在合法通路購入之微波食品,都會採用符合法規、耐高溫的塑膠容器,民眾若依產品標示操作,其實無須過度擔憂。

塑膠吸管引問題 政策漸進改善

9月中起連鎖超商宣布不提供塑膠吸管以響應政府限塑政策,而政府以漸進式推行減塑運動,逐漸降低民眾對塑膠製品依賴。就以禁用塑膠吸管為例,要求四大業者內用部分禁止使用塑膠吸管,雖有紙吸管或是其他可分解環保吸管因應,最終還是希望倡導民眾直接喝,達到垃圾減量。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