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造神?商業化的台灣媒體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3月27日大動作對部分媒體的報導內容開罰,是其成立以來的首例。其中對於中天新聞過度報導特定政治人物—韓國瑜—的責罰,引發各方論戰。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3月27日大動作對部分媒體的報導內容開罰,是其成立以來的首例。其中對於中天新聞過度報導特定政治人物—韓國瑜—的責罰,引發各方論戰。
在當前社群媒體發達、新聞資訊爆料的時代,片面的線索經由網路及大眾傳播迅速擴散,可能導致不必要的臆測和恐慌在社會上流竄;更有甚者,閱聽眾的「未審先判」還會壓迫和誤導檢調單位辦案,影響判決結果和當事人權益。
隨著時代的推演與科技的進步,各類傳播管道因為數位匯流得以互相連動,也有越來越多工具能輔助媒體從業人員提升新聞產製的效率,無形中帶動了媒體產製新聞時必須「搶快」的問題,同時新聞內容也出現碎片化的現象。
食品業者為了主打熱門蔬果盛產期,多會推出相關風味食品,如日前的草莓季商品。但消費者購買後發現,雖然外包裝印有新鮮草莓圖樣,但內容物多由食品添加物製成,極少商品含有草莓成分。儘管衛生福利部受訪時表示,該系列產品標示無違規疑慮,但食品包裝的議題卻因此浮上檯面。
隨著時代的推演與科技的進步,各類傳播管道因為數位匯流得以互相連動,也有越來越多工具能輔助媒體從業人員提升新聞產製的效率,無形中帶動了媒體產製新聞時必須「搶快」的問題,同時新聞內容也出現碎片化的現象。
在當前社群媒體發達、新聞資訊爆料的時代,片面的線索經由網路及大眾傳播迅速擴散,可能導致不必要的臆測和恐慌在社會上流竄;更有甚者,閱聽眾的「未審先判」還會壓迫和誤導檢調單位辦案,影響判決結果和當事人權益。
世新大學小世界公民論壇於4月24日舉行,以「灰色地帶下的新媒體,抄襲邊界在哪裡?」為題,針對內容農場氾濫及網路媒體的合稿亂象進行討論,邀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副教授胡元輝、立法委員蘇巧慧、ETtoday新聞雲執行副總編輯譚志東、宇軒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廖芳萱作為與談人,揭談媒體生態的現況。
科技發展下閱眾接收資訊的管道轉移至網路,市場競爭模式的改變造成新聞商業化,觸及率及討論度比報導內容更有價值,終致媒體公信力下滑。小世界公民論壇將邀請中正大學電傳所副教授胡元輝,談論媒體環境鉅變帶來的隱憂。
每年4月至6月,是大學生舉辦畢業展覽(以下簡稱畢展)的旺季,尤其以設計相關科系學生畢展的舉辦數量最多,學生投注大量心力及金錢的同時,也消耗掉許多資源。
在當前社群媒體發達、新聞資訊爆料的時代,片面的線索經由網路及大眾傳播迅速擴散,可能導致不必要的臆測和恐慌在社會上流竄;更有甚者,閱聽眾的「未審先判」還會壓迫和誤導檢調單位辦案,影響判決結果和當事人權益。
時代與科技的推進,使得各類傳播管道因為數位匯流得以互相連動,提升新聞產製的效率,但卻無形中帶動新聞產製時必須「搶快」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改變,傳統媒體各有對策,同時也出現了網路新媒體與之競爭。
科技化、大數據是現代人琅琅上口的台詞,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股科技風,現在也吹進棒球場中。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以及中華職棒的一些球隊,都已經開始採用一款名為「Trackman」的雷達動態追蹤系統,球員在球場上的一舉一動,通通可以成為量化分析的資料。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發布《2018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18)指出由於新聞充斥錯誤消息,導致台灣人對新聞信任度偏低,而台灣的網路媒體尤其如此,為求點閱率而衍伸出許多漏洞。近年媒體嘗試以付費訂閱制度以減輕點閱的壓力,這類做法可能為媒體帶來危機或轉機。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