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命運大逆襲 垃圾堆中找靈感的藝術家
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2015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防止海洋生態多樣性持續惡化。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就此浮上國際檯面,讓四面環海的台灣開始重視這項議題。
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2015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防止海洋生態多樣性持續惡化。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就此浮上國際檯面,讓四面環海的台灣開始重視這項議題。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生態豐富,擁有世界約三分之一的珊瑚礁物種,但近年珊瑚白化日趨嚴重,其中人類常塗抹的防曬乳,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大要素。
永續旅遊在近年來越來越廣為人知,為的是在旅遊的同時也能保護地球這塊土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希望能在兼固環境的保育與發展的前提下,提供遊客直接參與環境保育行動的機會,並在旅行的過程中,獲得喜悅、知識與啟發。
通訊科技的進步,電視、電腦抑或是手機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日常無法割捨的一部分。當全球進入資訊化時代,隨著顯示器電子產品的需求提升,它們在損壞或達到使用年限後所產生的巨量液晶面板垃圾,可能於不久的未來,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擔,埋下汙染隱憂。
隨著顯示器電子產品的需求提升,它們在損壞或達到使用年限後所產生的巨量液晶面板垃圾,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擔,埋下汙染隱憂。不過幸運地是,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近來研發出獨家科技,將玻璃面板轉化為可淨化電鍍廢水的特殊奈米材質,同時開創出新一代無毒、無汙染的電鍍廢水處理法,為環境保育做出極大的貢獻。
介於人類活動地帶和自然間的淺山,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地景樣貌,也供應人類食材需求。但隨著土地開發與經濟活動,淺山生態遭受破壞。面對逐漸失衡的淺山生態,在開發和環境保育間取得平衡已成為全民課題。
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馬崗、卯澳漁村,因經濟發達和人口外移造成在地高齡化的現象,特有的海女文化也隨之沒落,民間團隊的出現為原本黯淡的小村點亮無限光明,共同努力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2002年台灣開始實施限塑政策,在實施政策之後,台灣開始出現了各式各樣環保商品,如不鏽鋼吸管、飲料提袋等,近期台灣開始出現裸裝商店,讓民眾自備容器,或是甲地借乙地還的方式,透過此方式,讓台灣減塑的政策能夠徹底執行,甚至能夠達到完全無塑,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實現零廢棄物的目標。
在2021年的氣候峰會(COP26)上,擁有全世界最大雨林的國家- 巴西,已簽署協議 保證,在2030年之前巴西將終止森林砍伐,但此項協議所提到的內容並不是什麼新穎的觀念,而是過去半世紀以來,許多環保團體、國際組織都在四處奔相走告的一項重要議題——亞馬遜雨林的消失。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提升,蔬食的飲食型態也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所選擇。根據世界蔬食人口報告,至2020年為止,台灣蔬食人口占比為13%,僅次印度(38%)與以色列(13%),成為世界蔬食率第三高的國家,蔬食餐廳與相關食品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豐富與多元。
海洋廢棄物是近年國際間關注的議題。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其中「保育海洋生態」,是針對保育、永續利用防止海洋環境劣化,在台灣,眾多環保團體也正為保育海洋努力。
「循環經濟」的理念對一般民眾來說並不熟悉,此次「2030超越圈圈」的策展活動,結合人文、土地等元素,並邀請數十家的民間企業聯合承辦,將經濟產業結合環境保育的想法和與實際的成果呈現給民眾。
隨著淡水地區的人口不斷增加,往返台北市區與淡水地區唯一一條聯外道路台二線,在尖峰時段車陣經常堵塞數公里,因此新北市政府提出淡北道路計畫,但此項工程仍存在許多爭議,各方難以達成共識。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