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裸裝新生活 循環經濟正夯

記者 董宜蓁、李嵐馨、楊雅筑/採訪報導

塑膠製品對於習慣現代便利生活的大眾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尤其近年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宅經濟興起,全世界的民眾開始大量使用塑膠製品,但逐漸增加的塑膠製品也造成地球的負擔漸漸加重。因此近年來開始有業者提出不同的消費模式,讓民眾在購物時以自備容器的方式裸裝食品、用品,以無塑取代減塑,有效減少塑膠對環境的汙染。

台灣實施限塑後 塑膠仍無法減少 

2002年台灣開始實施限塑政策,政府禁止商家免費提供塑膠提袋給客戶,大眾哀鴻遍野,不過在實施限塑政策之後,市面上就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環保用品,如不鏽鋼吸管、飲料提袋、環保杯等,大眾的消費習慣有些微改變。但這些環保商品的出現,依然沒有讓台灣地區的塑膠有效減少,也無法全面取代、禁止塑膠的生產。 

經濟部產銷統計2009年至2019年各類塑膠袋、塑膠餐具、紙容器,在實行減塑政策後的十年內還是逐年增加,尤其以紙袋增加率最高。現代商家因應減塑政策,以紙袋取代塑膠袋,但看似環保的紙袋其實也會對大自然造成衝擊,如浪費森林資源、造成大量廢水等問題,因此政府實行的減塑政策明顯與原本的目標背道而馳。 

2009年至2019年間塑膠使用量仍逐年增加 。資料來源/經濟部產銷統計、製圖/李嵐馨

環保署預估將在2030年全面禁塑,但塑膠、紙袋依然是民眾在外購物時,普遍會選擇裝載物品的容器。尤其現代外送服務發達,民眾常以外送等方式訂餐,在不知不覺間,外送的塑膠、紙製品也漸漸增加。近兩年來的疫情,讓外送產業興起,更讓一次性塑膠使用量大增,間接使得自2002年開始的減塑政策功虧一簣。 

裸裝取代減塑 環保新方法

有業者注意到一次性塑膠垃圾的問題後,國外開始興起了一股裸裝商店的風潮,提倡減塑行動應該從食品商家與零售業者開始,由源頭減塑。台灣近幾年來也跟進減塑行動,鼓勵民眾在購物時自備容器,用多少裝多少的購物方式,不僅能有效減塑,更能夠減少剩食

位於新北市三重的無包裝商店,提倡只購買需要的量,減少過度包裝、資源浪費與剩食,以無包裝的方式將食品、用品乾淨整齊地陳列在店內,除食品以外,連沐浴乳、洗髮精等也都能夠分裝購買。創辦人黃尚衍表示,當初創立商店的動機是想創造一個減少剩食的地方,讓客人在外出購買物品時,能不受到外包裝的限制。 

整齊排列的裸裝食品讓民眾購物能夠一目了然。攝影/李嵐馨

黃尚衍也表示,雖然裸裝商店的模式在台灣還不普遍,但是會透過推廣以及媒體報導,讓民眾能夠更加了解並習慣這種購物模式。 

除了裸裝商店以外,也有業者注意到一次性容器對於環境的汙染。業者好盒器便推出了循環租借杯的服務,透過甲地租、乙地還的模式,將民眾使用一次即丟的塑膠杯,以玻璃杯、PP塑膠等不同材質替換,提升使用性、便利性以達到減少丟棄的目的。

透過租借環保杯減少丟棄一次性塑膠垃圾。照片提供/好盒器

推廣容器租借服務的好盒器專案經理羅云婕提及,民眾不必擔心環保杯的衛生問題,公司以及商家會定期清潔以及淘汰過舊及損壞的杯子,且目前租借杯的據點還在拓展中,未來希望租借飲料站能夠更加密集,讓大眾在喝飲料的時候,不需依賴一次性塑膠,在減少浪費的同時也能一起響應環保。

環保並非口號 合作落實減塑 

環保意識的抬頭,讓越來越多業者注意到環保的重要,賺錢並非是開店的第一要素,透過裸裝、租借環保杯等方式,讓大眾能夠意識到環保並非只是口號,而是能夠身體力行。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民眾蔡小姐表示,雖然改變消費習慣比較難,但是會盡量督促自己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降低垃圾的製造,以自身力量減少環境汙染。 

資源並非用完即丟,而是能夠被儲存甚至重新利用的,透過商家與民眾的合作,將零塑生活漸漸的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讓減塑以及零塑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夠達成的目標。

隨身攜帶環保用具,可見民眾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攝影/董宜蓁

環保不只有減塑 循環經濟新思路

塑膠在生活中無所不在,鑑於塑膠垃圾的不可分解,政府陸續推動許多政策落實環保,例如台北市及新北市需要購買專用垃圾袋,藉此減少民眾產生的垃圾,希望促進民眾做好回收分類。某些業者則是禁止免費提供塑膠袋、塑膠吸管等服務,減少民眾使用一次性塑膠的頻率。 

民眾應思考如何循環利用而非一昧禁塑。攝影/董宜蓁

禁用、少用塑膠這些種種乍看之下似乎是減塑的行為,讓民眾常因此陷入不用塑膠就是環保的迷思。塑膠材質的便利及難以取代的特性,使得現階段民眾無法完全杜絕塑膠,因此除了減塑,還有一些人在推行循環經濟。 

循環基金會專案執行藍逸雯提到,循環經濟跟減塑並不完全相同。減少塑膠垃圾的使用,也是循環經濟的其中一種方式,減塑的宗旨是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循環經濟則是著重於該如何從源頭解決廢棄物過多的問題以及整體資源的循環利用,以防止人們濫用塑膠、過度使用一次性塑膠,並非完全不使用塑膠,而是製作出可以被重複使用,甚至回收再製的塑膠。 

根據循環基金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循環經濟大致分為生物循環和工業循環。一顆蘋果掉在土地上可以被腐化分解成養分,這就是自然界的再生能力。生物循環利用大自然的再生特性,以能回歸自然、重複使用的材料取代存量有限的礦產等,透過多元養殖、生產、生產優化等步驟,從根本上保護土地,讓資源能被完全利用,減少浪費。 

不能被自然分解的製品,通過工業循環也能被循環利用。透過材料選擇、維修再造等方式,讓這些不能直接回歸自然的工業材料,能被重新加工再使用,使生活中的資材能被完全利用。環保不只有減塑,循環經濟概念的興起,足見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及思考。 

找尋合適的減塑政策 文化習慣是關鍵

針對環境保育,我國雖以「購物時需自費一塊錢買塑膠袋或是塑膠吸管」限制民眾的塑膠使用量,但效果十分有限,因為疫情的影響,外帶、外送所製造的塑膠垃圾數量仍然居高不下。各國都在實施限塑的情況下,台灣是否有其他更好的環保方案? 

根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調查,全台灣只有17%的民眾認為,現階段收取1~2元的塑膠袋使用費,是真的能有效抑制塑膠袋的使用。大多數民眾仍認為塑膠袋要提升5元,甚至是10元以上才會真正有感,並考慮不再向店家購買一次性塑膠袋。 

民眾對塑膠袋應收取的使用費各有不同想法。資料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製圖/楊雅筑 

其他國家的限塑政策是否也適用於台灣?歐盟自2019年起公布《一次用塑膠指令》,規定所有店家不可以在市面上販售一次性塑膠製品。針對這項政策,環境資訊協會議題中心組長陳姿蓉表示,歐盟國家鮮少有夜市、小吃等文化,在塑膠袋及一次性商品的使用上,並不像台灣一樣頻繁,也由於各個國家文化差異大,因此限塑的方向也不盡相同。

再以歐盟成員國中的愛爾蘭為例,他們是透過滾動式收費,限制塑膠袋使用,並將塑膠袋的使用費率提高,促使民眾減少購買。這種方法雖有一定的效果,但台灣是否也適用?陳姿蓉說明,這點必須要交由政府進行全面性調查,統計國人使用塑膠袋的頻率、是否願意使用替代性購物袋,最後制定出真的能有效抑制國人使用塑膠製品的方式。 

「塑膠並不是萬惡。」陳姿蓉表示,大量使用塑膠且沒有徹底清洗,使塑膠沾染食物或髒汙,就會導致塑膠在後端的處理上無法進入再生的步驟,因此也會直接被廢棄,造成廢棄物問題。陳姿蓉建議,民眾在購買產品時,應思考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它,若是真的必須購買,則應思考是否可以購買較易再生或回收的材質,才不會造成資源無法循環的狀況發生。

 

延伸閱讀: 

循環經濟新創展 串連起環保生活圈

年用20億個免洗杯 循環租借杯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