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農村在地教育 蜜蜂哥哥的洄游之路
學甲人陳胤丰有感於故鄉人口流失困境,急流勇退返鄉打造出具教育、文化意義的鼎農村實驗教育基地,化身成小朋友的蜜蜂哥哥,結合攀樹、修樹課程,並積極邀請外地青年參與學甲區上白礁祭典,徹底融入當地生活,挖掘風俗習慣,發展鼎農村獨有特色。
學甲人陳胤丰有感於故鄉人口流失困境,急流勇退返鄉打造出具教育、文化意義的鼎農村實驗教育基地,化身成小朋友的蜜蜂哥哥,結合攀樹、修樹課程,並積極邀請外地青年參與學甲區上白礁祭典,徹底融入當地生活,挖掘風俗習慣,發展鼎農村獨有特色。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透過結合燈光藝術與傳統工藝打造「藝術臉譜」燈組,在不違背角色初衷的前提下,採用「八家將」和「官將首」的臉譜基本元素做延伸,運用視覺藝術的手法轉化呈現,吸引民眾的目光,希望可以藉由現代藝術傳遞傳統文化價值,讓民眾更加了解台灣家將文化,
獅頭製作是台灣的傳統技藝,是舞獅的一大精髓,台灣獅頭製作文化保存者江岳哲堅持紙糊獅頭40年,堅持保留傳統,為台灣傳統技藝寫下完整的一頁篇章。
於台灣流傳兩、三百年的北管,在許多民眾聽來是十分吵雜的音樂。北管出現在婚喪喜慶以及廟會陣頭當中,是熱鬧場面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同時也面臨著年輕人不願踏入學習的文化斷層。
在各式廟會祭典中,經常可以聽到熟悉的北管音樂。那是故鄉長輩們所熟悉的文化,但是年輕一代卻對它非常陌生。為了保存北管文化,政府與藝師合作,將北管帶入校園,讓年輕學子學習北管,使傳承香火得以延續。
2021年鎮瀾宮大甲媽祖於5月9日正式起轎,為期9天8夜的遶境活動正式展開,今年因疫情趨緩,參與的信眾突破五百萬人次。
艋舺青山王祭,俗稱「艋舺大拜拜」,為台北市三大廟會之一,每年於農曆10月20、21日進行暗訪,22日正日遶境,除由青山王帶領下屬上街遶境,掃除瘟疫之禍之外,也為居民、信眾祈求平安,這樣的時空背景,可謂與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謀而合。
斯文的臉龐、認真的眼神,與中壇元帥氣質相像,在靦腆的笑容下,林漢翔以正氣凜然的腳步,堅定地踏出自己的理想,也踏出蘆洲神將文化傳承的方向。
許多人對八家將有既定的負面印象,而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將八家將結合現代街舞與4D科技,深受國人喜愛,讓即將失傳的傳統廟宇活動有了一線生機,也讓台灣人更重視傳統文化的可貴,顛覆不同的樣貌,並走向國際。
廟會承載台灣人民童年回憶,每當節慶時,「北管音樂」帶來震耳欲聾的鑼鼓聲,總是令人印象深刻。而歷史悠久的台北稻江靈安社正是台北著名的軒社之一,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一同守護著大稻埕一帶居民,香火已延續百年以上。
一尊尊身著色彩鮮豔戰甲、臉部表情生動的神將,大力甩動手臂展現力與美,踏著氣宇軒昂的步伐,在街道出巡繞境,將氣場淨化、為神明開路,也替人們鎮煞,給予信眾們心靈的撫慰和寄託。
民國83年,為防止文化失傳及因應一校一特色政策,台南菁寮金獅陣師傅找上菁寮國小,進行一連串金獅陣教學計畫,目前過半的學生都加入了金獅陣,不過,家長對練習時間及表演時間的質疑成為傳承的一大課題。
台灣廟會中常見到踏著特殊步法,面帶臉譜的一群神將,多數人可能認為他們都是俗稱的「八家將」,但台灣其實還有很多類型不同的官將首及神將團等等。而近年來被冠上「流氓」、「混混」等不良頭銜的八家將,也逐漸成為流氓青少年的代名詞。神將文化究竟是惡是善,隨著鏡頭下的步伐變化,將踏出最真實的樣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