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學校留不住? 師資、課程是關鍵
近年來,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偏鄉小學的存廢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而偏鄉小學對當地初等教育的重要性成為其必須保留的關鍵原因,該如何找出自己的特色,並縮短城鄉間的差距是政府及各個偏鄉小學都在努力的目標。
完整內文近年來,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偏鄉小學的存廢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而偏鄉小學對當地初等教育的重要性成為其必須保留的關鍵原因,該如何找出自己的特色,並縮短城鄉間的差距是政府及各個偏鄉小學都在努力的目標。
完整內文台東縣豐田國中足球隊成立於2016年,並於2019年榮獲全國中等學校足球聯賽冠軍。成軍短短三年的時間,即使資源匱乏,但在全體師生同心協力下,仍在全國最高的足球殿堂喜獲冠軍金杯,成為台東之光。
完整內文中華HMT你好明天青年實踐協會(以下簡稱HMT)是致力於原住民兒童教育發展的組織,他們在原鄉國小辦寒暑假營隊時發現,除了提供教育和陪伴外,兒童的家庭與社區環境也會影響他們的成長,於是HMT開始深耕南投縣信義鄉明德部落,長期走入原鄉與居民共處,陪伴孩子們一同成長。
完整內文誠致教育基金會以培養品格力、學習力和文化力為主軸,在偏鄉成立KIST公辦民營學校。另外,有鑑於各學習資源的城鄉落差,教育人士推動未來素養學堂計畫,期盼透過學習平台與教案設計,創造無差異的學習機會。
完整內文為台灣而教(TFT)是個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盼不論城鄉出身的孩子,都有公平的發展機會。而TFT與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發展教育創新合作社,透過各界的整合,為教育帶來新氣象。
完整內文偏鄉學校教師流動率大,因此通常是代課老師,交通、家庭因素都是關鍵原因,沒有人願意來,導致偏鄉孩童經常換導師,甚至有可能6年換了6個導師,面對這樣的困境,老師們內心的掙扎又是什麼?
完整內文在臺灣,七成縣市均設有偏鄉學校,儘管國民教育普及、政府也投資資源和經費,仍有多數偏鄉的孩童,面臨「沒有老師」、「師資不穩」的困境,同時「老師您會不會回來?」也是偏鄉學生心中的疑問。
完整內文「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是多數偏鄉孩童心中的疑問。即使政府近年都有規劃投資偏鄉學校,但真正缺乏的,是長期穩定陪伴、引導學習的重要角色。目前已有多個民間團體投身到偏鄉,提供最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完整內文在台灣,實際偏遠地區並非所想像的花東離島地區,反而是集中在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區,且學校相較規模小、教師流動率高、數位科技落差大、文化刺激不足等問題,使得偏遠學生有較高的輟學率與較低的學習意願。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