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裕原/採訪報導
在台灣的民俗文化中,「福德正神」又稱做土地公,主要職責為「巡田水」(台語),相當於人間的村里長,幾乎每個村里都會有土地公廟存在。多數信眾祈求作物豐收、事事順利,被認爲是土地的守護神。因此全台各地遍佈著大大小小的土地公廟,是台灣寺廟內最多的類型。根據民國101年「內政統計通報」顯示,早在民國100年有登記的寺廟就超過1萬2千座,數量比超商還多,讓市場有了蓋廟商機。
客群年輕化 造就新市場
位於屏東縣南州鄉有一座專門大量生產廟宇的工廠,創辦人林復準表示,他從小跟著父母四處蓋廟,當完兵後就開始專注在成立工廠。他的孫女,同時也是工廠經理的林伶儒補充,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做事追求效率,而傳統建廟過程需冗長的時間及人力,因此在這種市場需求下,讓公司無意間踏上了快速方便的模式。
林伶儒透過海外留學時學習行銷管理及廣告策略的優勢,精準投放廣告,鎖定客群,把建廟這種傳統產業重新包裝,用現代方式行銷。創辦人林復準看見成效後,很支持這種新興的行銷方式,產品不僅成為國內許多企業人士首選,也外銷至東南亞國家,讓公司跨足海內外。
林伶儒解釋,現今越來越多長輩都把宮廟相關的事務交由年輕一代接手,產生許多年輕主委或所謂「廟二代」。與以往不同的是年輕族群多數希望做事簡單方便,加上傳統建廟過程不好找師傅和資源,在這些因素下,工廠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不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許多成本。
專業分工 提高效率
林復準創立的工廠專門生產一體式廟宇、金爐、神像、石獅,宗祠等各種宗教產品,每個流程都有專門的師傅負責,大大省下傳統蓋廟過程師傅轉換及工班的時間。廠內專門負責屋瓦的師傅阿賢表示,產線上工法與傳統建廟相同,都是一樣的技術,不會因為模組化後就失去傳統。
林復準說,自己長年在這個領域,自然各種工作都熟能生巧,石柱上的龍、橫梁上的裝飾部件都是自己親手雕刻。創立工廠時要怎麼規劃,屋頂上用來吊送商品的天車擺放位置等,也都是他一手包辦。許多員工也都對老闆表示敬佩,能把新舊技術融合,廟宇上的大小裝飾,都利用林復準親手雕刻的成品翻模或3D掃描複製。
負責噴砂、刻字的李師傅認為,工廠實現了把不同領域工作結合,不但省時且員工更容易接觸不同專業。他也分享,有時某些客人可能因為看好日子需要趕件,大家都會集中來幫忙,雖然是流水線生產,但因為專業分工的緣故,使得商品還是可以更加貼近顧客需求。
新舊交錯 凸顯各自優點
這樣的行銷及生產方式算是文化傳承還是創新?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副總幹事沈育民認為,模組化建廟的行銷模式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算是一種創新的方式,不會與傳統建廟方式衝突。傳統手工廟宇裝飾件不易保存維護,現代透過模具及設計後讓寺廟上的裝飾件更加耐用。
回想特殊顧客經歷,林伶儒說,有顧客挑選產品時,利用擲筊的方式請示神明是否符合需求,結果連續得到11個聖杯。也曾聽能與神祇接觸的顧客表示,神明有特別提點自家產品的特殊之處。她也認為,服務的「客群」不只是人類,也包含我們看不到的那些神祇。
廟宇和祭祀提供許多人心裡依靠,即使現代人生活習慣與過去傳統相比已截然不同,但多數人透過廟宇尋求心靈的慰藉的習慣還是不變的。林伶儒說「要貼近現代年輕族群需求,打造出『客』製化的商品。」每個傳統產業都要面臨時代改變的挑戰,因應不同時代的習俗調整,傳統與現代才能交融,不失傳統且與時俱進跟上潮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