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古今審美相交融 寺廟建築大不同

記者陳薇竹、尚瑜真、溫世君/台北採訪報導

廟宇是臺灣最珍貴的文化資產,同時也是人民信仰的心靈寄託。現今臺灣的廟宇建築漸漸走出自己的特色,加入符合現代審美觀點的藝術元素,在保留傳統建築的華麗與靜謐外,同時又能摻雜一點神秘莊嚴的氣氛,使民眾對於廟宇的印象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時空演進下 寺廟建築的古今差異

在臺灣,宗教信仰早已深根民心,從寺廟建築與裝潢的變化可看出臺灣人民信仰日趨強化及對神明的重視。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全台登記立案的寺廟逾一萬座,平均每個縣市就有近六百座,且幾乎每一個村里都會有自己的地方廟宇,每個廟宇也都有著其獨特的在地特色與典故。

而在臺灣的古蹟中又以寺廟居多,像是臺北的萬華龍山寺、三峽祖師廟、北港朝天宮;臺南的孔廟以及澎湖的天后宮等,都是臺灣很具代表性的文化資產與傳統藝術的創作。從不同的寺廟建築當中,可以充分欣賞各種不同的藝術之美,從古至今可以發現寺廟在建築特性上有相當大的改變,除了外觀造型越來越華麗外,更與雕刻、書畫、泥塑等藝術結合,讓寺廟在不失莊嚴之餘又增添更多活力。

舉寺廟的屋頂為例,就能明顯看出今昔的差異。明清時代至光復初期時的廟宇由於經濟條件不佳,因此屋頂的裝飾較為儉樸,通常以簡單的雙龍搶珠(龍與寶珠)、雙龍護塔(龍與寶塔),以及在屋脊突出的地方加上花、鳥、動物的剪黏裝飾為主。到了台灣經濟起飛的七、八零年代,最顯眼的屋頂理當成為了寺廟裝飾的重點,許多寺廟紛紛進行大改造,大量使用五顏六色的塑膠片或是彩色玻璃片,像是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等。而演變至今,已經有專門設計與建造寺廟的公司,現在新蓋的廟宇基本上都是鋼筋水泥建築,從廟體到裝飾都可以事先在工廠做好後到現場安裝,費時耗力的傳統剪黏技術也比較少見了,大部分以燒陶作為裝飾的主體。因此現今的寺廟風格可說是越來越別出心裁、匠心獨運且用色鮮豔豐富,打破大眾對寺廟的想像,也從建築藝術中看見了臺灣宗教文化的歷史演進。

傳統寺廟建築風格,以北港朝天宮為例。照片提供/取自網路
打卡新指標 農禪寺水月道場

位於北投大業路旁的農禪寺被視為法鼓山的發源地,其創辦人聖嚴法師將對水月道場的建築構思交付給建築師姚仁喜後,於2012年底完工的水月道場可說是完全顛覆了我們以往對禪寺的想像。成功大學建築系三年級的同學蕭涵文表示,「在拿掉全部關於寺廟的符號之後,還能夠在這個非傳統形式的寺廟空間裡重現傳統、甚至超越傳統,是需要建築師對宗教有很高的領悟才能詮釋出來的。

道場的主殿外觀風格十分清新簡樸,且富有希臘建築的神韻,加上其四周無高聳建築物,恰與介於天地之間的大屯山勾勒出一道優美的天際線,融合成一幅山水畫。主殿為22支巨柱支撐水平屋頂,再由從屋頂懸吊的木質牆面圍塑出室內空間,使用玻璃門窗來增加採光、同時創造出室內外一致性的視覺連結。由玻璃窗分隔的室內外兩側地面也刻意採用相同質感的石材並且使之與外面的水池在同一水平面,營造懸浮在空中的意境。

這個長80、寬40米的矩形水池位在大殿正南方,從水池南側往大殿方向看,可以在水面上看見整個大殿雄偉的倒影以及後方綿延的山景。為了確保水面的平整,三座在水池裡的蓮花池都被安置在略微下凹的位置。而這座水池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依照不同的天氣會帶來不同的感受,天氣晴朗無風時,水面就彷彿一面鏡子;然而當風生雨起時,池面的景象瞬間因水波而模糊、甚至消失,這也呼應了證嚴法師對水月道場「水中月,空中花」的想像,也就是佛教要義中所提的「一切事物皆無常」,讓人不禁懷疑我們所以為的真實是否就是真實。

綜觀上述可以發現,農禪寺水月道場的建築方式相較以往已有很大的變化及突破,也因為其獨特的建築方式,吸引了各界人士、不分男女老少皆慕名而來。從起初單純的佛教殿堂,搖身成為最新的打卡景點,新竹市三民國中三年級的同學胡芷庭表示,與兩位同學遠從新竹而來,只為一見水月道場的震撼,她認為這種較類似美術館風格的寺廟建築比起傳統寺廟更加吸引人,也比較容易親近,卻又不失寺廟應有的莊嚴與格局。而世新大學新聞系二年級的同學許育彤也說,水月道場似乎有種特別的魔力,會讓人不自覺被其氛圍所感染,內心會慢慢趨於平靜。

水月道場的全景,天地共同映照在水面彷彿第二個真實世界。攝影/陳薇竹
農禪寺入口處刻有蔚為壯觀的金剛經文牆。攝影/陳薇竹
三芝貝殼廟 海底龍宮的神秘面紗

除了充滿藝術氣息的水月道場外,運用大自然建材砌成的廟宇也相當值得一提。三芝貝殼廟座落於新北市三芝區,雖然其外觀僅是由不起眼的鐵皮屋搭建而成,然而仔細一看,卻又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三芝貝殼廟其實真正的名字為富福頂山寺,又稱「十八羅漢洞」,據說是1996年有一位信徒向濟公活佛發願,要造一間貝殼廟獻給濟公活佛,整間廟總共用上百種珊瑚與六萬多種貝殼堆砌,共花了兩年時間才建造完成。

一踏進廟,便可看見用貝殼串成的燈罩高掛在正殿上方,相較於一般廟宇,守護貝殼廟的是一對以貝殼雕飾的龍頭魚身的鰲魚。鰲魚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龍生九子」外的衍生動物,傳說鰲魚好吞火舌,有祀雨消災的意涵,所以大多用來作為寺廟屋脊的裝飾題材,而在貝殼廟裡,鰲魚取代傳統石獅的地位,成為鎮守廟宇的重要吉祥物。環顧四周,廟裡的龍柱、香爐、牆廊也全是用貝殼及珍貴的珊瑚做成,連牆壁上的神像及八卦圖,也都是用貝殼精雕細琢打造的,色彩繽紛、栩栩如生。連結正殿兩側還有一個別有洞天的十八羅漢洞,洞內全是由珊瑚礁堆砌佈置而成,就像是海底王國一般,兩側珊瑚壁中還有十八羅漢像,信徒張雅喆表示,據說參觀時若可穿越小洞可以增添福份,走完全程也意味著消災祈福。

倚山面海的三芝,坐享山林與海洋資源,色彩炫麗又極富海洋氣息的貝殼廟就像海底龍宮一般,令人稱道。近年來更因媒體報導之下而聲名大噪,由於正殿前有一個重達三百公斤的天然琥珀大元寶,吸引許多民眾上山摸元寶,每逢週休假期,常可見到慕名而來的香客及遊客到此朝聖,期望增添福氣,招財進寶,使貝殼廟香火相當鼎盛。

高掛在正殿前的燈罩全都是由貝殼串成。照片提供/跟著關關看世界
守護貝殼廟的不是石獅而是鰲魚。照片提供/跟著關關看世界
跳脫傳統 宗教建築新生命

屬於多神信仰的台灣,各式各樣的廟宇供俸著不同的神明,建築外觀也不盡相同,然而結合工藝技巧和創新想法,用建築說故事,使廟宇、道場成為人們心中的依歸。文化要有新生命才有傳承的意義,隨著時間推移,與時俱進,單純的建築本身雖沒有生命,但經過人的情感堆疊,賦予它價值,才能流傳千古、代代相傳。

從農禪寺可眺望的大屯山群與怡人景色。攝影/陳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