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建國小保存馬名潭遺跡,生態與教學融合共生。照片提供/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
文教生活

馬明潭遺跡為鑒 北市歷史文化之保存

記者 許育彤、胡靜珊、林欣妮/採訪報導

 

永建國小遷校完成 與自然共相融

歷經20年抗爭,台北市文山區永建國小於今年遷校完成,然而,學術界擔憂遷校會破壞校地後方具有豐富生態的馬明潭遺跡。對此,新上任的永建國小校長吳文德表示,遷校互利多贏,雖有小破壞,但人跟環境的互動達到最高的效果,可以達到最大的教育品質。針對學者的疑慮,校方也強調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到友善環境。

將馬明潭遺跡和教學區隔離,限制人員進出,控制對環境破壞。攝影/胡靜珊

華興里里長林堃池說,永建國小遷校前,小朋友們十分可憐,就像外籍移工一樣,一個人僅能使用兩個榻榻米的土地,沒有操場,打球都會打到玻璃窗。

後來在校方及政界的努力之下,促成國家發展研究院捐獻土地,作為永建國小新校地使用,林堃池表示,他在該處生活了70餘年,從不知道該處為遺跡之所在,直至永建國小確定遷校至此,遺跡才逐漸展現在大家面前。

為調查馬明潭及周邊溼地的生態環境,多位學者曾駐地勘驗長達一年的時間。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馬明潭此區域因無人為破壞、接近,故仍保存著原始濕地的面貌,「這塊地一直是沒有被干擾的,其土壤及地質可萃取出三四千年前的古老花粉,從中可得知原生種的樣貌。」他提及,該處物種豐富多樣,自然生態價值高,未來將持續在此地復育螢火蟲,永建國小遷校至此勢必會對水質及光害有所影響。

吳文德回應,「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影響,但此處不可能一直不開發利用。」而馬明潭與教學互動之間的平衡,也會透過諮詢環境教育中心的專家下去進行,達到對環境最友善的經營管理。

吳文德表示,對於已經遭受破壞的部分,校方會加以修復、定期追蹤檢查,嚴防其惡化的速度加速,其他部分則是保持原樣,不會因教學或其他因素而使其改變,復育的過程也非為了復育而復育,而是採取一種對生態自然的方式進行,著重於讓周遭生態符合更生態的模式。

遷校後,有全新的教學環境、能盡情地跑跳、更豐富的生態,孩子的笑容變得更多,視野也更開闊了,吳文德這樣說,「與其隔離人和環境,不如透過教育的方式讓人更友善環境!」

校內大型公共藝術,將自然環境化為傳聲筒。攝影/胡靜珊
走讀文山 探索歷史古蹟
咸豐初年,由高姓族人所建的集應廟。
攝影/胡靜珊

自民國79年,台北市因調整行政區,將景美與木柵兩區合併成為文山區。此地不僅是最多軍公教人員居住的地方,亦保留如觀光茶園、景美集應廟等觀光景點及文化資產,將相關文化傳承下去。

被文化局列為三級古蹟的景美集應廟,最早由林、張、高姓三族人為了感謝保儀尊王保佑他們平安渡台,而於景美溪旁興建,但當時河水高漲卻沖毀最初的廟宇。後來此三姓族人因意見不合而決定分開祭拜,景美集應廟即是高姓族人於咸豐初年所建。

從廟宇的外觀到內部,處處都可看見歷史的痕跡。像是廟內的四個匾額,分別是從同治、大正及前總統馬英九所留下來;而由於古代人沒有保存古蹟的概念,發生事情時只優先保護神尊,因此集應廟內木頭的彩繪、門外的石獅,以及建廟所用之紅磚,則是不同朝代留下的建築物所組成。

每年保儀尊王在景美一帶的繞境活動。
照片提供/景美集應廟

為了傳承此文化,景美集應廟文史工作者鄧明峰表示,廟內會定期請專家進行保養、修補彩繪;神像部分,裡頭除了存有台灣第一尊神尊,亦有20幾尊來自各朝代的信徒,在每年過節時有些信徒會請神明回家供奉,而信徒將神尊拿回家前、歸還後,廟方都會修復,避免有過多損傷。

保儀尊王信徒眾多,景美集應廟每年都會舉辦禮斗法會、點光明燈等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慶典之一,是每年農曆10月15日,與景美鄰近的20幾間廟宇,在景美一帶進行「迎尪公」繞境活動。每年活動都有許多各城市的信徒前往參加,十分熱鬧。

此外,文山區公所每年也會舉辦茶筍節系列活動,人文課課員林佳慧表示,不同行政區的民眾能藉由專人解說、各種活動競賽深入了解文山區文化。而文山公民會館,亦會不定期提供免費講座、展覽等活動,民眾可以藉由臉書粉絲專頁、電話洽詢的方式,了解相關資訊及報名參加。

民眾藉由文山茶筍節系列活動,了解當地歷史、地理、古蹟等文化。
照片提供/文山區公所

然而,相較於其他區域的地方發展,文山區的在地文化對於民眾的吸引力較為薄弱。林佳慧透露,參加茶筍節活動的多為年長者,導致對外推廣效果有限,未來創辦活動時,會致力於創辦個人Instagram,將相關資訊貼於社群媒體,吸引年輕族群。

 

「埕」功之路 大稻埕的歷史保存

馬明潭遺跡獲得重視,在台北市內有不少古蹟保存完善值得借鑑,其中台北大稻埕迪化街是歷史悠久的老街區,但也是無人不知的觀光景點及「年貨大街」,而大稻埕的保存方式的成功,是讓其歷史得以延續的關鍵。

迪化街商圈街景。攝影/林欣妮

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宇智表示,大稻埕是南北貨、中藥、茶葉、布類等產業的聚落,也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起點,相較於其他都市地區來看,大稻埕因為屬於老街區,所以有很多人在街道旁聊天喝茶,而且即使是販賣同樣商品的店家,彼此也不會相互攻擊,因此,大稻埕很大的特色就是人情味。

李宇智說,早期大稻埕的房屋先被保存下來,因為建築是看到街區發展脈絡的直接方式,也連接到和在地生活、產業的關係,更連結了文化,約30年前原計畫要拓寬,但出現一些人想保留此具歷史意義的房屋,他們透過條件交換,像是將房屋的好處轉為資產來使屋主願意留下房子,也因為這些活動,才開始有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計畫來保存大稻埕的歷史文化。

李宇智表示,約85年開始辦第一屆的年貨大街,由於大稻埕主要是賣過年過節商品,因此,透過年貨大街能讓大家重新認識這個地方其實是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也使大家慢慢注意到迪化街的傳統產業。

現今迪化街塑膠招牌林立。攝影/林欣妮

隨著時間推進,大稻埕與以往也有些許不同,大稻埕老店勝豐食品公司老闆江志仁說,現今大稻埕外觀上比起以前多了塑膠招牌、水溝蓋等,雖然有些房屋會翻新,但都要依據原來的基礎上去重建,不能任意更改樣貌,以免破壞歷史。

對此,李宇智表示,歷史風貌特定區計畫中有針對廣告招牌的限制,但若透過法規強制執行,可能會造成反彈,因此需要透過溝通、凝聚共識來進行,才得以維持大稻埕的歷史風貌。

然而,現今大稻埕多了文創產業進駐,對此,江志仁說:「這是時代潮流的表現。」

而李宇智表示,現代人追求生活,進而走向觀光化,但觀光並非只是吃喝玩樂,還是有包含在地文化連結,因此在地單位、店家、居民如何透過活動、節慶、導覽等方式讓民眾認識並保存大稻埕的歷史特色是必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