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女子到Podcast性愛教主 揚與你談性說愛

記者 洪勝鴻/採訪報導

「歡迎來到Sex Chat談性說愛,我是揚。」

20194月,Podcast在台灣還沒有爆紅,線上只有為數不多的本土節目,而且大部分都與新聞科技、財經有關。這時候卻出現一個名叫「揚」的女生,開始在Podcast上用平實的姿態,與聽眾談論性愛話題。她不是權威,也不是經驗豐富的實踐者,這是一個平凡女子透過訪談學習「性」的過程探索自我的故事。

時至今日,揚在《談性說愛》這個Podcast節目上,已經進行超過30次涵蓋與性或情慾相關、不同面向的訪談,對象包括個人與團體,節目內容中平實又勇於自我揭露的風格獲得許多人的喜愛。這讓揚的節目在Spotify的排行榜上曾挺進十名內,現在也一直在20名左右徘徊。但很難想像現在在節目上大聊性愛話題的揚,曾經也認為「性」是不好公開談論的事情。

揚的節目《談性說愛》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至今都保持在許多收聽平台排行榜的前段班。製圖/洪勝鴻

最初想做閒聊節目 慘遭好友打槍

2018年的年底,出社會工作好些年的揚,在工作變得比較穩定的同時,決定幫下班後的自己找點事做,這時候的她想到自己以前喜歡的外國YouTuber都有自己的Podcast,讓她興起做Podcast的想法,「那就來做做看吧!」

由於最初並不知道節目該怎麼開始,揚邀請自己在大學時認識,待過電台的朋友來跟自己一起主持節目。當時最早提出想做閒聊類型的節目時卻慘遭對方打槍,對方表示需要一個節目主題,揚笑說:「他知道我的個性,如果只是閒聊的話,我們就比較不會更新。」

最後,出於自身對「性」的不了解和想了解的欲求,揚決定將節目主題定調為記錄一段自己學習「性」的成長歷程。2019年的4月,一個名叫「揚」的平凡女子學習「性」的節目,就這麼出現在Podcast的收聽平台上。

節目遇上瓶頸 轉往訪談發展

在節目播出五集,做Podcast一個多月後的揚收到一些聽眾的回饋,開心和感謝之餘卻面臨到一起搭檔主持的朋友要到東南亞工作的問題。當時也出現一則聽眾的回饋令她印象深刻,寫著:「聊天很有趣,但可不可以專業一點?」

揚認為自己一個人沒辦法豐滿整個節目內容,又不想硬逼遠在異地的朋友參與錄音,在知道聽眾除了想聽閒聊也希望有專業意見的加入之後,她想起自己當時開始追蹤的情慾插畫家,於是接觸對方,學習寫訪綱,開啟了第一次的訪談經驗。從第六集開始,揚陸陸續續訪談各種與相關且不同面向的專家或實踐者,訪談開始成為節目的主要內容。

揚的節目以訪談為主要內容,圖為她在錄音室裡與女性生理用品品牌業者聊使用衛生棉和棉條等生理用品的經驗。圖片提供/揚

後來揚又開始經營回覆聽眾故事的單元,這樣的舉動啟蒙自學生時期常聽的廣播主持人歐馬克和吳瑪麗的節目《青春點點點》;後來也進行訪談自己前男友的特別企劃,「我的節目都在聊性,但中文名字裡有個愛,要怎麼聊?」她心想自己既然一直以素人自居,那就用個人的角度來談愛,「那就是我個人的愛情故事,有夠自私的」,揚笑著說。但也是這個企劃,讓她的節目首度進到Spotify排行榜前十名。

顛覆過去認知 每一次訪談都是驚喜

在過去所有的訪談對象中,揚印象最深刻的是手天使的行政志工們,他們都是身障人士,因此無法像平時訪談那樣靠近麥克風,為此揚還特地去租了領夾式麥克風。

但真正令揚印象深刻的原因並不是這個,「印象深刻是因為他們很自在,不自在的是我。」她對受訪者的樂觀和會開玩笑感到驚訝,翻轉她過去對這個族群的想法,「我知道這個組織,但要不是因為節目,我根本不會去深入了解,甚至跟他們見面。」

揚曾經舉辦過以身障者的性為主題的電影包場活動,與大眾談論身障者的性權。圖片提供/揚

另一次劇烈翻轉認知的經驗則是訪問BDSM實踐者,在揚原本的想像中,BDSM應該是一件凶狠且辛辣的事情,所以實踐者應該也是如此,「完全不是,老師超級無敵溫柔,比我還溫柔。」揚的語氣中仍留有當時訝異的神情。

「我原本把BDSM想像成一件很辛辣的活動,它確實可以是,但就是因為辛辣,所以他們必須要很理解和尊重對方,觀察對方的感受,所以他們其實很細膩。」

揚驚訝於實踐者們對於性在觀察和實踐上的細膩,她也認為自己的刻板印象應該也是大眾對於BDSM實踐者的刻板印象,所以如果有聽眾聽了那集節目,應該也會與她一般感到驚訝。

  • 手天使:以實踐及正視身障者的性權為理念的義工團體,並承諾可以為每位重度殘疾者和視障者提供最多三次的免費手交服務。
  • BDSM:台灣譯作「皮繩愉虐」,是一個試圖要包括各種非主流情慾實踐、概念、幻想或人際關係的集合名詞,是Bondage/Discipline(拘束/規訓)、Dominance/Submissive(支配/臣服)、Sadism/Masochism(施虐/受虐)這幾種項目的縮寫。

資料來源/手天使官網台大皮繩愉虐社

性很重要 但不是因性行為而重要

談到對「性」的想法時,揚坦言她開節目的初心只是為了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一開始其實也沒有覺得「性」這件事有多重要。自己從以前覺得「性」很難以啟齒跟大家討論,變成現在覺得「性」是重要的。但即便如此,她也不認為有重要到需要逼著不願意聊的人談論。

揚說:「我覺得性對我來講是重要的,但不是因為性行為而重要,而是因為這個主題它包含了很多事情,讓我弄清楚自己的很多東西。我會開始做節目,就是因為小時候受到學校跟家庭的教育,無形中會覺得這是不能講的,就漸漸不會去探索這件事,但這很可惜,因為它明明離我們那麼近。」

開始做節目後,聊「性」對揚來說是一件很放鬆的事情,她也發現一些原本不會跟她談到性相關話題的朋友,開始會私底下找她聊這方面的事情,「本來的話題可能只有感情,現在的話題就多了更多東西。」

對揚來說,性是一個可以結合很多不同討論的大主題,圖為她與性別平權舞蹈團體《Switch Taipei》一起參加2020年台灣同志大遊行。圖片提供/揚

社群帳號慘遭刪除 重新思考社群意義

除了做Podcast,揚也有在經營Podcast節目的社群,因為自己的節目與性有關,不知是受制於社群軟體的規範,還是有心人士的檢舉,節目的社群帳號曾經被刪掉過三次,即便她的貼文內容以性的教育推廣和一些性相關作品觀後感居多。

節目的帳號第一次被刪除時,揚並不是很在意,還在新帳號的後面加了個「2」當作被刪帳號的記錄。直到第三次帳號被刪除後,她驚覺連自己的個人帳號也消失了,等於自己過去七年的記錄都沒了,這讓她瞬間崩潰。

當時異常慌張的揚,開始在網路上跟其他人求助,「那時候真的很慘。」雖然是一段悲慘的經歷,她卻笑說:「慘歸慘,但我現在想到的真的都是感謝,我現在手機裡還有一個相簿,是所有幫我留言給官方的截圖。」

一開始向官方申訴卻沒有得到有效回應的揚,決定還是透過社群的力量來挽救自己的社群,懇請聽眾們標註社群官方本身的帳號,表示這是一個被誤刪的帳號。後來透過聽眾們的響應,和朋友向熟識的官方內部人員詢問,揚的節目和個人帳號才終於回到她的手上。這段經歷讓她發現科技的缺失和人們的友善,卻也讓她更清楚社群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揚節目和個人的社群帳號都曾被刪除,透過聽眾們和友人的幫助,帳號才回到手上。圖片提供/揚

不過她也強調,由於現在網路上還是充斥著各種有心人士惡意散佈的資訊,特別是和性相關的議題,會讓兒童不小心接觸和理解錯誤的觀念,因此自己認為這些社群規範還是有它的必要在,只是希望社群官方能有一個有效的申訴管道。

面對Podcast爆發潮 揚:樂見其成

今年台灣有許多新進的創作者,堪稱台灣Podcast元年,聽眾越來越多,社會對Podcast的關注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這一方面讓揚自己的節目能被更多人聽見,另一方面也讓廣告主更有意願投入資源到這塊市場,從今年開始有更多商業合作後,也讓以往不固定更新的她變得自律許多。

面對最近這波Podcast熱潮,揚表示自己樂見其成,就如同她早期看YouTube時,台灣還沒什麼本土的創作者,但現在的數量已經多到看不完;無論是觀眾還是創作者,有越多的人進來才能讓產業發展起來。

《談性說愛》主持人,揚。圖片提供/揚

在這波熱潮中也有其他跟揚的節目主題類似的新節目,她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我的目的就是想要大家多講性,那有這些新節目不就很棒嘛!」,這些對「性」感到好奇和迷惘的人就像當初的她一樣。作為過來人,她有一段話想送給大家:

「保持好奇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所以如果很迷惘又想了解的人,現在這個時代很方便有網路;如果迷惘又覺得自己不好的人,其實不用有這種想法,因為其實很多人也跟你一樣不知道很多事情,那也沒關係。」

Podcast的這一年下來,也讓揚有很大的轉變,「我覺得對於我個人,我每一集都在轉,轉到不行。」揚笑著說。因為每一集節目都是不同的主題,對她來說,每一次都是一場新發現,加上因為節目認識的每個人,不管是來賓也好,聽眾也好,都帶著不同的故事。這些累積起來的人事物,一直以來都令她感到驚豔。

即便從開始做節目到現在,揚身上已經發生許多改變,但不變的是永遠保有的好奇心,和對所有人事物的尊重與理解。相信在推廣性權和情慾平等的路上,聽眾們會感受到揚平實且溫暖的力量,持續陪著聽眾們談性說愛。

 

延伸閱讀:

同志繪本惹議下架 性平教育恐遭忽視

勇敢做自己 性別認同路漫漫

Podcast成新趨勢 廣播產業面臨轉型

與跨性別的相遇 窺探東北妖的站街日常

Posts created 2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