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融合推行 同享平等學習機會
記者 陳筠蓉、鄧俞廷、藍子瑄/採訪報導 近年教育部積極推動「融合教育」,針對特殊需求學生,在教學上提供多元協助,讓每位學生都能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然而,受限於經費不足,未來在師資培訓、專業醫師與鐘點助理人員之員額,尚待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此外,為避免特教生面臨就業困境,學者建議應設立「特殊教育專業技術班」,提供更適切的訓練,期能有效協助特教生順利銜接職場。
記者 陳筠蓉、鄧俞廷、藍子瑄/採訪報導 近年教育部積極推動「融合教育」,針對特殊需求學生,在教學上提供多元協助,讓每位學生都能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然而,受限於經費不足,未來在師資培訓、專業醫師與鐘點助理人員之員額,尚待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此外,為避免特教生面臨就業困境,學者建議應設立「特殊教育專業技術班」,提供更適切的訓練,期能有效協助特教生順利銜接職場。
記者 杜子心、傅鈺皓、蘇相云/採訪報導 台灣總共有16個原住民族,即使阿美族已經是人口最多的族群,受到都市化與 […]
記者 吳翊暘、胡呈翔、胡凱傑/採訪報導 傳統教育往往無法將個別差異化的學生做適性發展,尤其是偏鄉地區更是教育資 […]
記者 陳明遠、辛恩/採訪報導 台灣普遍多以傳統肥料、農藥來進行栽種,在桃園大溪的農場裡,有位韭菜農開發智慧管理 […]
不義遺址是反思威權統治及人權教育的重要場域,然而專家指出現行《文資法》仍不完善應制定專法,而缺少執法者口述歷史也導致歷史還原面臨挑戰。此外,各界該如何喚起各世代對本土困難歷史的關注,仍是需突破的課題。
非法繁殖場內不人道對待、虐待事件頻傳,動物受虐問題仍層出不窮。受父親影響的李火山投入動物救援十八年集結夥伴一同救援受虐、受困動物,也在全台學校進行巡迴演講,從教育開始將正確的觀念傳給學生。
近30年來新住民人口增加,移民署資料顯示,其實來自印尼的新住民人口數量位居第3,打造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也備受重視。 為了促進文化交流與多元教學,以及因應南向政策,基隆八斗國小特別開辦印尼竹搖琴特色班,讓學生透過竹搖琴的學習了解音樂的多元與包容。
在偏鄉部落,義築進行知識教育,幫助居民建立建築基本概念,縮小承銷差距。而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他們開始推廣國產木材,希望可以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在萬華的青年公園裡,隱藏著一棟太陽房子,也是汗得實驗教育機構的教室之一,在這間學校裡,沒有考試,也沒有繁重的課業壓力,而是以永續及建築為核心,讓學生們靠自己和夥伴,從零開始,協力建造出屬於大家的田野教室。
台北市育達高中雙語小學部與創藝樹設計工作室(下稱創藝樹)合力開設的「兒童建築工程課程」,將知識與技能結合建築設計,並緊扣SDGs地球節能永續的議題,讓孩子們具備創意發想、結構模擬和空間規劃等能力。
偏鄉地區資源匱乏,都市隨處可見的數位智慧和網路技術難以深入當地。瑞穗鄉瑞祥溫泉文健站與瑞穗鄉數位機會中心合作,設立課程協助年長者學習數位科技,提升生活便利性。
位於南投一所偏鄉國小裡,傳來孩童練習英文的複誦聲,他們正在上一堂「不一樣」的英文課,英文老師雪莉,除了課內的知識外,還推動多元性別教育,並且為了避免枯燥乏味的上課內容,她更結合了流行文化的教材,讓學童們可以充滿樂趣的學習,她也透過參與教育組織「夢的N次方」來提升教學實力,並致力於拓展學童視野。
有機村透過農業局合作,推廣食農教育,藉此讓民眾體驗並學習到環境友善理念,傳承有機村的核心概念,有機種植不噴灑農藥,使土地得以永續利用。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