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看護因疫情缺工 長照家庭面臨困境
因為疫情,許多東南亞國家暫停輸出移工,使得很多有需求的家庭申請不到新看護工,就算面對不當照護也只能留用,先求有再求好,勞動部對此提出放寬期限與接續聘雇等應變措施,並鼓勵民眾留用現有看護工。
完整內文因為疫情,許多東南亞國家暫停輸出移工,使得很多有需求的家庭申請不到新看護工,就算面對不當照護也只能留用,先求有再求好,勞動部對此提出放寬期限與接續聘雇等應變措施,並鼓勵民眾留用現有看護工。
完整內文2017年政府即開始推動長照2.0政策,希望能從社區就能照顧到長者們,就算是健康的老年人也能有據點提供課程來學習或娛樂,重要的是讓長輩願意參與,在高齡社會的台灣,也能從源頭開始就減少許多醫療成本。
完整內文今時不同往日,養兒防老的觀念趨緩,台灣目前面臨到高齡化與少子化兩頭燒的局面,扶老比嚴重失衡的困境,已然成為大家所需正視的首要課題。然而更有一群無子長者,他們的日常生活該交由誰來把關呢?
完整內文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於2026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政府為鼓勵高齡勞動人口再應用,11月時立法院三讀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保障需要出外工作的中高齡者權益,也銜接舊有的制度的不足。
完整內文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趨勢,政府、企業或雇主、及勞動者間三方,面對高齡化後造成的缺工現象及台灣勞動人口結構改變的問題,該如何調整與因應?
完整內文根據「世界人口綜述」網站統計,2019年的各國生育率排名,台灣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屬於世界末段班,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新的居住模式也逐漸興起,青年與長輩同住一起互助互惠,「青銀共居」成為跨世代居住新趨勢。
完整內文2018年3月台灣老年人口比例突破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長照議題刻不容緩。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身體機能漸漸老化,如咀嚼功能變弱,消化能力下降,許多慢性病也開始出現,而老人送餐到家服務便由此應運而生。
完整內文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老年人口在今年二月首度超過幼年人口,預估明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超過14%,再過10年恐超過20%,高齡化問題日漸嚴重,社會、家庭與政府的負擔增大,如何照顧這些高齡化人口成為重要課題。
完整內文台灣社會高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下流老人」的現象漸漸浮上檯面。當存款已無法負擔日常生活時,退休者只能拖著年邁的身體再次投身職場,此現象不僅已在日本上演,也將成為台灣未來的寫照。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