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漁村新體驗 龍膽石斑故鄉拚轉型
「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新龍社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產業改革,運用食漁教育結合漁村體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也從廢棄魚鱗提煉出膠原蛋白加工成保養品,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挽救衰頹的社區。
完整內文「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新龍社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產業改革,運用食漁教育結合漁村體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也從廢棄魚鱗提煉出膠原蛋白加工成保養品,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挽救衰頹的社區。
完整內文菁桐社區近年積極參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的「農村再生」計畫,而今年社區採納專家建議打造「綠色奇機療育蔬菜園」,達到綠色照護及食農教育,同時社區內還舉辦爸比育兒日常攝影展,試圖改變年長者的觀念。
完整內文台南後壁是重要的稻米生產地,頂長社區在去年利用稻作休耕空閒時間,在社區推動農地轉種植景觀作物,透過農民細心照顧綻放出顏色鮮豔繽紛的波斯菊花海。今年碰到缺水問題嚴重,社區也持續種植花卉,並藉由花海加上社區營造,吸引遊客到此地觀光,也帶動附近產業的發展。
完整內文為打造低碳永續的綠色社區,汐止區北山里開創了一系列活動:改造空地為農園、資源回收換物資、創意改造廢品和集雨水灌溉花圃等。里長與里民同心合作,也讓整個社區培養出深厚的情感。
完整內文在永和地區的一處廢棄軍營,於2016年新北市城鄉發展局的推動之下,搖身一變轉為社區共享基地「樂活共生實驗基地」,舉辦許多藝文活動,也讓附近居民有了互相交流的去處,然而,這樣的社區營造成果是否能永續經營,還是在多年後,又再次淪為廢棄的一處建築了呢?
完整內文塗鴉藝術在過去時常被視為「壞」的象徵,但在高雄市許多地方都能看見美麗的塗鴉,這些塗鴉都是合法的作品,且充滿創意與新意的塗鴉,它們不僅能美化環境也使塗鴉的負面印象逐漸翻轉。
完整內文社區再造是近幾年的大勢趨向,其中忠順里是名聞遐邇的成功範例之一,忠順壁畫、超乎想「巷」都是兼具美觀及實用的社區建設,透過此次報導,了解這個獲獎無數的社區如何一步一腳印,齊心協力共創美麗家園。
完整內文里民的動員,影響社區發展,文山區忠順里創造忠順文化,並精進活動品質,讓里民在活動中,既能服務又能學習,吸引政府經費投注,更有許多團體前來觀摩,成了社區營造的模範。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