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銀河遇上螢河
永續旅遊在近年來越來越廣為人知,為的是在旅遊的同時也能保護地球這塊土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希望能在兼固環境的保育與發展的前提下,提供遊客直接參與環境保育行動的機會,並在旅行的過程中,獲得喜悅、知識與啟發。
完整內文國人每年約買六百萬支手機,但回收率卻不盡理想,少數民眾會誤將廢手機丟至一般垃圾,導致手機、垃圾被一起送進焚化爐焚燒,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因此環保署規畫未來將會把廢手機列為強制回收物。
完整內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調查指出,平均洗一次衣服會釋放70萬根微纖維隨著下水道流入海洋。海洋內30%的汙染來自微塑膠,其中35%來自人造纖維。進入海洋的微纖維被生物誤食後,最終將經由食物鏈回到人體,形成惡性循環。
完整內文第三屆總統盃黑客松,以「永續發展目標」為題,透過團隊競賽,運用政府開放資料,促進跨領域交流。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透明足跡」專案,整合政府開放資料,揪出汙染農地工廠,是唯一獲獎的民間非營利組織。
完整內文環保意識抬頭,掀起一場高汙染工業淘汰賽,電鍍產業在1960年代崛起昔日傲人的姿態如今成了環境沉重的負擔,台灣徒具完善的環保法規卻長久無法遏止違法偷排汙水,創造永續工業環境仍為待解的發展目標。
完整內文彰化縣地區農田與電鍍工廠為鄰,工廠私自排放未經處理之工業汙水, 導致大量農地重金屬超標,偷排廢水的陋習乘載農產品與水源汙染等問題,政府為此強力掃蕩且推動進駐工業區受納管標準管控。世代革新環保意識提升,佇立幾十年的傳統產業,遷廠問題重重、環境汙染事件接連爆發。
完整內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推出「掃了再買」App,讓民眾透過App檢視商品背後企業所違規的比數及金額,使民眾透過自身消費行為改變企業,共同為環境把關。
完整內文紙紮常見於宗教慶典和喪葬場合,燒給神明或逝者使其享有舒適生活。但隨時代演變,產業面臨無人繼承的問題,導致技術逐漸流失。近年來,紙紮品轉向精緻、客製化,甚至有業者一改風格,讓民眾在選擇上更多元。
完整內文環保意識崛起,環保議題逐漸受到重視,為改善空氣及環境污染,環保政策的推動刻不容緩,「共享經濟」的概念也隨之而生,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生活型態。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