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包裝垃圾多 循環包裝再利用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路購物也逐漸盛行,但網購的包材往往比商品本身還要多。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就有業者設計出可回收再利用的循環包裝,讓消費者在購物上有更環保的選擇。
完整內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路購物也逐漸盛行,但網購的包材往往比商品本身還要多。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就有業者設計出可回收再利用的循環包裝,讓消費者在購物上有更環保的選擇。
完整內文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於今年十月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政策方向不佳、速度太慢等。他說明,若是2050年要達成淨零,2030時就應達成減半的里程碑,以目前的做法是不可能的,此言論一出,引起大眾再度關心臺灣目前淨零碳排的進度。
完整內文石油等化石燃料不僅會產生廢氣造成汙染,未來也有短缺的問題,尋找能夠永續且替代的能源已然成為各國的目標之一,因此氫能逐漸備受重視。然而台灣以現有的低碳能源,恐怕難以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找出新方案為達成此目標所需的下一步,而中央政府預計規劃在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中,氫能發電佔比要達到一成。
氫能雖已發展將近30年,但由於早期轉化及儲存能源的技術並不成熟,且所需的成本高,因此其發展並不快速。到了近幾年,各國都在尋找替代石油的能源時,氫能才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2019年的國際能源總署(IEA)公布只有法國、日本、韓國三國有制定氫能計畫,如今已有17國為其制定企劃。美國在今年8月16日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更是推動了氫能等再生能源的發展,由此可見,氫能將成為未來的主要能源之一。
完整內文隨著時代進步,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逐漸備受關注,像是宜蘭三星鄉「原鴨米」就是不少養生主義者的第一選擇。原鴨米品牌創辦人沈福智希望農業是永續經營的,於是決定發展「鴨稻共生」農法,希望能夠減輕環境負擔,也為子孫們留下乾淨無毒的家園。
完整內文全台每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北一女中的學生關注到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狀況,在2020年9月創立安普拉斯特φ青少年去塑聯盟,推動環保袋循環計畫,希望藉由青少年的影響力,讓民眾了解一次性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完整內文台灣是蚵仔出產大國,一年出產約二十萬噸,不過卻也衍伸出大量廢棄蚵殼的處理問題。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類問題,並著手推動蚵殼再製,讓原本無用的廢棄蚵殼有了嶄新的面貌及價值。
完整內文畢業後無論是投入職場或精進學業,勢必要踏入新的階段,但也有人選擇了創業這條路做為人生新篇章。只是剛畢業就創業這條路行得通嗎?22歲的新創公司創辦人陳稟韜對此有所看法。
完整內文台灣第一位「紗網刺繡藝術家」黃莉莉,突破傳統思維將刺繡結合多種媒材,天馬行空的想法、大膽自由的針法,讓黃莉莉的作品充滿生命力並結合當代主題,她說:「與當代對話時,你會覺得跟社會很接軌」。
完整內文台灣糧食浪費嚴重,在2020年丟棄的食物便達360萬噸。近年,台灣多個團隊結合科技,研發食物分享地圖及推出良食福袋,望能同時解決剩食及飢餓問題,力求在經濟活動與環境間達到平衡。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