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新聞人王健壯 榮獲卓新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在2020年將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頒發給資深新聞人王健壯,在媒體圈深耕逾四十年的他,既是一名記者,更是一位著名作家,無論政治風氣為何,從未放棄執筆。
完整內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在2020年將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頒發給資深新聞人王健壯,在媒體圈深耕逾四十年的他,既是一名記者,更是一位著名作家,無論政治風氣為何,從未放棄執筆。
完整內文「活到老,學到老」是近代社會越來越流行的觀念。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景美終身學習中心,近年來為了貼近潮流與社會趨勢,針對兒童、婦女、銀髮族等族群提供許多不同類型的課程,從給小朋友的冬令營到給爺爺奶奶的國畫班皆有開設,推展終身教育,倡導「學力」比「學歷」更加重要。
完整內文新冠肺炎在過去幾個月,近乎擾亂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了落實防疫,各校不得不以停課、分流或開啟線上教學課程的方式因應。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12月2日將舉辦公民論壇「後疫情時代的線上教學發展」,邀請官、學、研三方進行討論。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蔡欣穆站在學者角度,深入探討遠距教學背後的困難、挑戰與創新,試圖找出線上教學與實體課程之間的平衡點。
完整內文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12月2日將舉辦公民論壇「後疫情時代的線上教學發展」,邀請產、官、學三方進行討論,進行討論在疫情穩定控制下的台灣後疫情時代線上教學將會如何發展。其中網路課程代表台大COurses OnLine 教學發展中心的教學科技組副組長張暐舜以研發團隊觀點出發,深入探討遠距教學背後的困難、挑戰與創新,試圖找出實體課程與線上教學之間的平衡點。
完整內文台灣甩不開升學主義制度,非名校不可的迷思也還存留在社會上,也因為廣設大學造成學歷貶值、學術通膨,教育改革應該使學生找回讀大學背後真正的原因,才能一步一步改變現況。
完整內文梅子樹影晃動,孩子們在底下拉長小手,把果實咚咚地滾進篩網;另一頭,五色斑斕的磚牆邊,有的孩子升火、架鍋具,就地取材現煮一道「落葉湯」。新北市三峽區的白雞山下,有一所非學校親子共學部落在此耕耘六年,創辦人楊念祖用陪伴與關懷,支持來到這裡的每個家庭。
完整內文性侵,不只是台灣所關注的問題,也是全球性。加上台灣對於性別議題過於保守,青少年對於性別教育不了解,導致自身並不明白身體自主權遭受侵害,因此性教育以及現有的法律規章制度是需要被關注且改變的。
完整內文近年來,部落文化失傳,原住民年輕人不再學習母語,為保護原住民文化,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國小開始提倡文化教育,以實作為導向配合母語,讓孩子們從小學習部落文化。
完整內文充滿文史氣息的化南新村,究竟應該轉型為融合教育與文資的多元空間,還是完整保留當年風采供世人回味,今年11月即將召開的最終審議大會,將決定化南新村的未來發展。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