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榮佑/採訪報導
過了用餐尖峰時間轉進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一間小吃店飄出陣陣緬式咖哩香,來自仰光的緬甸華僑(簡稱緬華)熊瑛琦已在此工作數年。忙著備料,在替洋蔥去皮的同時,她也剝洋蔥般地道出自己過母親節心聲。
早年,熊瑛琦支身來台打拼,進入電子公司上班。在那裡她認識了同為緬華小吃店的老闆胡慧玲輾轉到此工作。沒有餐飲經驗的她,一開始什麼都不會,經過努力學習,如今已能烹飪出20多樣道地的緬甸料理。
「但我回到緬甸就很懶惰,想吃什麼都是媽媽在煮。」懷念依賴母親的感覺,熊瑛琦聊起遠在仰光(緬甸第一大城)的家人。
「我家有五個兄弟姊妹,我是最不聽話的那個。」熊瑛琦說,父親常以她肉多耐打為由,在她調皮時修理一頓,兄弟姐妹中她也是被打最慘的孩子。但歲月如梭,父親中風後變得不易表達需求,她卻總能貼心地了解並滿足他,「所以爸爸最疼我。」熊瑛琦笑說。
熊瑛琦和家人感情深厚,儘管工作疲憊,她仍每天與母親視訊,聊八卦逗她笑,關心彼此狀況。這樣彷彿零距離的生活,直到去年九月家中傳來噩耗才大夢初醒。
「我爸突然走了,我來不及回去看他。」當時,她淚流滿面地透過手機螢幕瞻仰父親遺容。
此刻的小吃店外,一位緬華老伯斜靠在桌子旁,聆聽小型播放器傳來的京劇段子。老伯凝眸前方久久沒有移動,彷彿被思緒帶回幾十年前初來乍到的時光。
緬甸在1960年代,軍政府上台後展開一連串國有化及排華政策,嚴重衝擊緬甸華僑民生,後來更爆發燒殺搶掠的排華事件,眼看生存空間收窄,許多緬華被迫出走。
其中部分選擇遷移或來台打工的緬華,聚集落腳在中和區華新街。後來,這條街上逐漸有人做起小吃、雜貨店等生意,形成今天所見的「緬甸街」。全長約300公尺的華新街,對緬華長者而言,就像是一條精神臍帶,以家鄉菜繫著2500公里外的故土。
採訪時適逢母親節,熊瑛琦說,緬華不像台灣人會送花、寫卡片來特別慶祝,而是將這份感謝實踐在日常生活,例如帶長者去吃飯或是給零用錢。對此,Mingalar par 緬甸街計畫主持楊萬利認為,這種重日常勝於節日的習慣,歸因於緬華家庭的分離經驗。
由於不同因素,部分緬華家庭的成員會被迫離鄉背井,一走可能是好幾年的時間。基於彌補心理,他們會更用力去維護家庭。「因為曾經分離,所以很珍惜可以在一起的感覺。」楊萬利說。
楊萬利解釋緬華家庭分離經驗產生的凝聚力
|
甫經歷喪父之痛的熊瑛琦,或許是體悟到自己沒剩太多時間和母親相處,她經常叮嚀老家的弟弟要多孝順。求神拜佛的時候,她也只有兩項心願,首先是母親的健康無恙,接著她為自己許下:
「我祈禱存到錢之後,快點回去仰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