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裹子店內成列的商品,每一件衣服的標籤都仔細的標示材料原產地。攝影/李依珊
國際

第三世界農民曙光 公平貿易升起

記者 李依珊、蔡閔璿、趙御微、陳冠妤/台北報導
改變消費型態 聯手擴展公平貿易模式

在節奏快速的時代,商品汰舊換新的速度更甚從前,而不斷比價、選擇購買價格較低的商品也成為消費者的習慣,在此種消費趨勢成形的同時,在乎商品品質及健康的消費者也逐漸抬頭,「公平貿易」則在此時萌芽。

 

歐洲萌芽 台灣初試水溫

公平貿易早已是全球性的社會運動,主要是在保障全球勞工及環保。簡單的解釋公平貿易,即為保障商品背後的工作者,不受剝削。現今的公平貿易運動早在1960年代的歐洲出現,而公平貿易商品的銷售量,是直到1980年「公平貿易標籤」行動開始後才急速上升,並從歐洲推廣到美國,再擴展至全世界。

1997年成立了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並訂定了相關準則,負責檢查、支持那些弱勢的生產者,而台灣卻直到近十年,從咖啡豆產品起才逐漸有公平貿易的概念出現。台灣市場上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平貿易商店,但真正了解公平貿易實質意義的人卻仍佔少數。

 

台灣公平貿易商直呼「是孤軍奮戰」

在台灣的公平貿易商品主要分為食品及服飾二大類,在台灣擁有八家分店的「繭裹子」,便是以服飾起家。創辦人Vinka和Liz在過去以設計為專業的經驗中,接觸到一些麻線等衣服原物料,促使他們探索材料的源頭,藉此更進一步地了解公平貿易。

走進充滿異國風情的「繭裹子」,吊牌上清楚標示「印度的棉」、「智利的回收玻璃」,顧客能清楚知道材料的來源地,牆上也有許多當地女工及農民工作的照片,消費者也能深入了解商品背後的故事。

Vinka和Liz追求的是好的商品,品質跟設計相對重要,Vinka說:「公平貿易對於消費者來說是雙面的,除了它背後的價值外,就是公平貿易商品『很貴』,而現在的消費者,習慣選擇相對便宜的商品。」這種消費型態,是他們認為公平貿易在台灣遇到的困難,也是想要改變的問題。

牆上貼有當地女工編織衣服的過程,讓顧客身歷其境。攝影/李依珊

另一家以食品起家的公平貿易商店「馥聚」,則是由呂美莉一手創立,原先在油廠工作的她,應顧客需求,從販賣天然食品轉向有機食品,過程中接觸到的不單只有機食品,還有公平貿易。

深入瞭解後發現公平貿易背後的意義其實遠遠凌駕於有機之上,加上先前沒有做過生意,思想相對單純的她,只想收集好的東西推薦給客人,從前做油品時,更曾去早餐店工作,試圖顛覆早餐店業者用油的想法,讓有機油也能進駐早餐店。

呂美莉詳細地說著對於經營馥聚的理念及堅持。攝影/蔡閔璿

比起其他公平貿易食品商店,「馥聚」銷售的商品極為多樣,呂美莉表示,市面上最常見的公平貿易食品就是咖啡豆,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在製作過程相對容易,但她不把公平貿易只視為一門好生意,她認為椰子油、可可農,以及許多耕種其他作物的農民都需要受到幫助、接受合理待遇,因此進口各種食品銷售。

對於台灣在公平貿易發展上所遇到的阻礙,呂美莉拿國外跟台灣做出對比,國外的公平貿易商、公司及機構之間存在著互利合作關係,但在台灣,在公平貿易上,利益凌駕於本質意義,是排他性極高的產業,加上政府也沒有積極的發展、推廣,呂美莉直言:「覺得是在孤軍奮戰」。

馥聚公司內陳列許多商品,包括百分之百是公平貿易的Equal Exchange。攝影/李依珊

 

打破刻板印象辨識真假「公平」

Vinka提到,消費者在聽到「公平貿易商品」時,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這類的產品就是比較昂貴,且品質不如一般,還沒嘗試前就已經在心中否定了,甚至有許多商品不會特別貼上公平貿易認證,就怕增加消費者選擇的疑慮。

因為這個刻板印象,繭裹子和馥聚對於「品質」有著強烈的堅持。Vinka說:「我們追求的是,繭裹子去掉公平貿易之後,還剩下什麼?」繭裹子希望消費者是因為喜歡他們的產品,進而加入公平貿易的行列,透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貿易的本質。馥聚則表示,販賣食品的初衷除了健康養生之外,覺得好吃才是顧客願意支持、購買的指標。

繭裹子店員解說店內商品的製作過程及概念。攝影/蔡閔璿
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述二個店家與原產地農民有著良好的互動,每年會固定安排行程到產地親自查看農民的狀況,看著因為公平貿易而穩定的生活,讓她們更加確信自己是在做一件對的事情,呂美莉形容:「每次旅行回國後,都讓人感覺像是充滿了電。」

這也讓人反思,是不是每一個掛著「公平貿易認證」頭銜的店家,都有著一樣的堅持?在此議題蔚為風潮的同時,也被很多商人視為一個賣點十足的噱頭,就像前述「公平貿易並不是一門好生意」,堅持品質及公開透明化的貿易並不容易。在選擇商品時,可以多注意店家所提供的產地資訊,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也讓每筆消費合理的回饋到需要幫助的農民手中。

 

滲透生活 新消費型態備受挑戰

除了一般的商店外,公平貿易也走入普通的公司和校園中。目前台灣已超過40家的大小公司設立「公平貿易茶水間」,加入這項計畫的公司,必須在茶水間或辦公室提供與公平貿易相關的產品,例如:茶葉、可可、咖啡、餅乾等。

2008年,國立台灣大學在校園裡開設了公平貿易咖啡廳,成為全台第一所引進公平貿易商品的學校,正式的讓公平貿易進入校園,隨後就有許多學校跟上這個不一樣的消費節奏,不僅有大學的加入,高中也不落人後。將這種不同的貿易體系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的增加推廣速度,讓大眾更容易關注到何謂公平貿易,進而了解並參與其中。

呂美莉曾提到:「當你開始關注到何謂公平貿易,從此便不能停止。」公平貿易近年來在台灣才開始受到關注,加入的民眾不在少數,但此種消費模式還是屬於較小眾的區塊。購買過相關商品的廖怡婷表示,平時雖然會購買公平貿易的商品,但價格也常常成為考量之一。

另外訪問到的多位學生,他們都對此議題有著基本的認識,但還是常常因為價格、品質、便利性的關係有不同的考量。這反映著當今的購物習慣,同時也是公平貿易生存的一大挑戰。

大環境下造就的消費模式,讓多數消費者習慣貨比三家,販賣商則陷入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這樣的買與賣頻繁的出現在一天之中,消費端的感受可能並不明顯,生產的背後卻夾雜著源頭的層層剝削與不合理待遇。

現今,公平貿易商品越來越貼近生活,不必到專賣店或特別的網站,普通的餐廳及超市就可能販賣許多相關產品,或許在不經意的購物中,消費者就已經參與了這場不平凡的貿易,每一筆現金交易的背後,不再只是利益,而是買賣雙方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