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葬新趨勢 「零葬」行不行
近年人口老化,火葬場不足,政府極力倡導環保葬,越來越多人選擇花葬、樹葬,及海葬等方式,但是您聽過由日本傳入的「零葬」嗎?
近年人口老化,火葬場不足,政府極力倡導環保葬,越來越多人選擇花葬、樹葬,及海葬等方式,但是您聽過由日本傳入的「零葬」嗎?
你聽過PLA生質塑膠嗎?這是一種由植物翠取而成的綠色塑料,號稱能透過推肥方式自然分解後,回歸大自然,但民眾在進行回收分類時,常與一般塑膠一起回收,因此會造成PLA再製品時的成本,降低生質塑膠的純度。
民俗文化與環保的衝突,近年因眾神上凱道遊行浮出檯面,逢年過節,環保署長李應元皆會透過媒體,公開鼓勵環保信仰。媒體也常以宮廟的環保創舉作為新聞,讓民俗在不知不覺間與「不環保」連結。
近期開始興起自備環保盒或袋子的風潮,而「裸賣商店」也嶄露頭角,讓顧客自備環保容器到店內裝取雜貨。同時,大賣場也提供「押金環保袋」,讓顧客可以租用環保袋購物。自備環保容器已成為目前的趨勢。
台灣民俗文化中香金佔極大地位,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與政府積極推動減香政策,孰料減香謠傳成了滅香。環保署聲明,強調尊重信仰,絕不會滅香。儘管眾神上凱道和平收場,但民俗信仰與環保間的衝突卻未曾停歇。
廟會繞境一直是台灣民俗文化重要的一環,然後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許多慶祝的環節也必須重新檢視,如鞭炮造成的汙染等等,而環保局也提供電子鞭炮出租,希望在傳統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
「環保自然葬」以火化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不做永久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也不立碑,不造墳,用最少的污染和環境負擔而以樹葬、花葬、海葬或灑葬等方式,讓骨灰歸於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
文山區樟新里每年都會舉辦環保園遊會,宣導資源回收的重要性,今年於4/28舉行。活動內容包括,讓民眾帶著要回收的鐵鋁容器換冰棒,以及將回收物換成點數,集點換禮品,以此促進里民回收的好觀念。
不少家庭都有在清明節祭祖的習慣,掃墓時燃燒的金紙會對環境造成空氣汙染。這幾年金紙行開始出現「環保」金紙的商品,但是環保局表示,這類的環保金紙並沒有立法規範。但降低汙染,根本還是要從減少燃燒開始。
衛生紙是大眾日常必需品之一,民眾在選擇衛生紙時多半注重在商品的外觀及品質,認為環保衛生紙外觀不如原生衛生紙乾淨,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環保衛生紙的使用率是相對降低的,在台灣將近95%的民眾是使用原生衛生紙,僅有5%是使用環保衛生紙。
近來限塑議題受到關注,專僅商機的商人馬上於市面中推出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吸管,但這些打著環保名號的商品是否真的環保?也值得大眾的關注
台灣民眾愛逛夜市,美味的小吃總是吸引不少饕客前往,但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製造了大量的垃圾,台灣夜市所製造出的塑膠垃圾量,一天平均高達兩噸重,替環境造成相當大的負擔,新北市環保局針對這樣的問題,與樂華夜市合作推動不塑夜市的活動,˙希望能夠透過實際的優惠方式,鼓勵民眾自備環保餐具和環保杯,替環境盡份心力。
環保集點是推廣綠色消費及環保意識的活動平台,藉由手機APP綁定悠遊卡,消費購買綠色商品和搭乘大眾運輸,即可累積點數兌換成現金或商品,希望能藉此喚起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落實綠色消費,一同愛護地球環境。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