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教師造產業鍊 翻轉老農困境

偏鄉教師陳香吟打造老農產業鍊,幫助弱勢老農擺脫長年面臨的銷售困境,同時透過食農教育拉近消費者與產地的距離,為老農開拓更廣的產銷可能性。她也構思「串聯老農與小農智慧的知識鏈及技術鏈與經濟鏈」計畫,希望改善老農缺乏農產品定位、銷售管道、品質穩定度以及資訊不對等的困境,同時透過舉辦「青銀共廚」、「行動書車」等活動,以及志工媒合,活化整個老農和小農產業。

網路取代馬路 偏鄉醫療新解方

拜科技進步之賜,遠距醫療成為偏鄉民眾就醫時的新選擇,有效解決偏鄉專科醫師不足等問題,惟遠距醫療仍受法規和科技限制,對於偏鄉的醫護人員並非完全便利。為解決民眾的醫療需求,衛生局和民間醫療平台近年致力於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除宣導衛教資訊外,亦提供許多免費醫療教學資源,期能從根本預防疾病發生。

溫馨接送情 公益車造福偏鄉高齡社區

隨時代進步,科技高度發展下,促使人們開始思考,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應與環境取得平衡,關注環境保護和社會福祉。 ESG企業社會責任囊括環境、社會回饋、公司治理綜合面向,落實成產業界首要之務。嘉義縣新港鄉古民社區公益車是企業回饋社區的典型案例,在高齡化社會精準提供長輩們需要的協助,藉以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期能促進社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不再「求醫無門」 偏鄉醫療資源待改善

南韓醫師為反抗政府擴招醫學生名額的政策,主張當前政策無法解決國家醫療環境問題,而於今(2024)年2月20日發起罷工,引起廣大關注。我國醫療環境同樣面臨城鄉差距的問題,惟近年台灣積極發展巡迴醫療服務,讓無法即時看診接受治療的患者,亦能享受均等的醫療服務。專家呼籲,政府仍應持續改善偏鄉醫療環境,以達照顧民眾福利之目的。 

偏鄉小學結合在地特色 為校園帶進生機

位在新北市雙溪區的上林國小,因為地處偏鄉加上近年少子化,全校人數不足百人,因此學校採混齡教育並結合在地發展食農課程,讓學生動手實際耕作,從中學習感恩與惜福。師生也在校園內種植咖啡樹及柚子為偏鄉帶來經濟,同時也規劃特色課程,促進學生多元發展,並以讓學生快樂學習為學校發展願景。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