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染結合再生美學 廢材成「綠」金
記者 鄭安琪、陳昭慈、游佳穎/採訪報導 台灣隨處可見的檳榔,在原住民文化中象徵祝福的寓意,卻因為破壞水土保持, […]
記者 鄭安琪、陳昭慈、游佳穎/採訪報導 台灣隨處可見的檳榔,在原住民文化中象徵祝福的寓意,卻因為破壞水土保持, […]
記者 李祥睿、劉庭葳、曾薏如/採訪報導 雲林縣政府斥資兩億,於2024年暑假全面更換縣內185所學校、2100 […]
記者 杜子心、傅鈺皓、蘇相云/採訪報導 台灣總共有16個原住民族,即使阿美族已經是人口最多的族群,受到都市化與 […]
記者 周孫磊、滕健齊、陳雋尊/採訪報導 照服員細心協助長者進入活動中心,替長輩們進行血壓血氧的身體檢查,這樣的 […]
記者 陳筠蓉、鄧俞廷、藍子瑄/採訪報導 近年,新媒體科技興起已對傳統藝術造成衝擊,本土的「紙風車劇團」和故事工廠承辦的「庄頭劇場」,結合在地文化與傳統技藝,將藝術帶入各鄉鎮,期望引起新世代對傳統藝術的興趣。而在教育層面,偏鄉孩童常面臨資源不足及缺乏管道接觸藝術,在政府積極挹注下,偏鄉國小正積極打造藝術教育環境,讓孩童在生活、學習中感受美學氛圍。
記者 陳明遠、辛恩/採訪報導 台灣普遍多以傳統肥料、農藥來進行栽種,在桃園大溪的農場裡,有位韭菜農開發智慧管理 […]
記者吳雅莉、焦仲/採訪報導 傳統醫療模式為「生病了就該到醫院看診」。在診所中冷冰冰的器材和數據,也讓患者更加緊 […]
傳統的醫療模式莫過於「生病了就該到醫院看診」。在診所中冷冰冰的器材和數據,也往往讓患者內心更加緊繃。不過在台東,有位熱血的醫師余尚儒,他選擇了與其他醫生不一樣的醫路。不僅從嘉義前進到後山開診所,還率領一群熱血的醫療團隊到部落裡替居民做巡迴診療。
記者林郁庭、張芷妤/採訪報導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對於一般人來說,看牙醫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對於身心 […]
1. 地熱發電 2. 海龜擱淺 3. 百年梯田 4. 移工教育 5. 偏鄉長照接送 6. 都蘭診所 7. 特需 […]
1.窗殺 2. 水聲走廊 3.身障路權 4.聽你說專線 5.皮影戲藝術治療 6.劦助基金會 7.雷特氏症 8. […]
台灣交通環境曾被外媒冠上「行人地獄」之名,且接連發生行人遭撞的死亡事故,讓交通安全議題備受關注,促使政府加速推動改革,陸續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和違規記點制度。此舉卻引發職業駕駛和路權團體反彈,認為交通安全之改革應從法規、工程、教育、執法等各個層面同時進行,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改善道路環境。
在偏鄉部落,義築進行知識教育,幫助居民建立建築基本概念,縮小承銷差距。而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他們開始推廣國產木材,希望可以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