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尤帷純、柯又甄、郭興宇/採訪報導
2021年疫情急遽升溫,歷經全台大停課後,台灣各校從實體教學改為線上教學。數位學習的需求日漸攀升,因此教育部配合「班班有網路 生生用平板」政策,自2022年起投入經費擴充全台各縣市校內軟硬體,推行「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透過教育科技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課程實務 欠缺配套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教授顧大維表示,「教育科技」意指將科技用於教育,設計教學課程時利用不同的科技媒介,呈現多元化的一種教學方式。例如先前因疫情關係,以線上教學代替實體課程,或於美術館欣賞畫作時,掃描畫旁二維條碼(QR code)連結網站導覽,皆為科技應用於教學的例子。
顧大維說明,教育科技是一種應用科學,但台灣目前對教育科技仍有許多誤解與迷思,認為只要提供高科技的教學場域,或是會寫程式就是教育科技。他直言,教育部歷年來所推動的各項政策,可謂立意甚佳,然而總淪為政府為達成KPI(關鍵績效指標)的工具,卻無提供實質配套措施,令中小學師生不知如何將科技融入教學當中。另一方面必須考量教師的能力與適應程度,更重要的是課程進度的搭配與時程,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教育科技課程設計仍未克服技術和時間安排的困難。顧大維表示,要將科技元素融入教材當中,科技概念、教學設計能力缺一不可,目前擁有相關技能的教師過少,大部分僅有資工相關能力,並未同時具有資訊以及教學能力,欠缺能夠融合雙方技能的人才。因此學習「教育科技課程設計」的學生必須理解如何設計教育課程,除了學習基礎理論外,還得增加專案管理能力,並修習影像處理、媒體設計、影視剪輯等媒體製作相關課程。
推行不易 需各方努力
現階段瑞芳國小持續實行教育科技,該校資訊組長郭書軒也表示,推行這樣的教學其實並不容易,必須結合各方的力量,擁有行政方面、校友與教師同仁的支持,才能夠使教育科技在校內蓬勃發展。
顧大維也提到,偏鄉地區推行效益較差,雖有不少人捐贈軟硬體資源至偏鄉學校,希望減少城鄉差距的資源落差,甚至有志工實際走訪教學,但長期願意留任的教師有限。對當地居民而言,這類的教學形式並不重要,並不會想長期使用這些硬體設備。他表示,先前曾經前往雲林縣台西一帶,當地年輕人流失嚴重,隔代教養普遍,讀書風氣也不佳,國中小學生較不知道自己未來該做什麼,導致使用這些教學資源的意願更加低落。
因此推行科技融入教育,必須提升教師與學生們的學習意願,加上半強迫的執行,推行才能夠有好的效果。顧大維舉例,因疫情關係被迫使用線上上課時,最初許多老師也不會使用設備,但長久下來,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使用線上開會。另外因為政策推行,也迫使一些有需求的學校撥出經費架設網路和硬體設備。
他強調,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摒棄以往的不明就裡,不要將科技強行安排進教學中,而是要根據教學設計的需求融入相對應的科技,才能達到教育科技的最終目的,真正提高「教」與「學」的品質。
鼓勵教師研習 提升資訊能力
跟進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政策而推行教育科技的國小眾多,新北市瑞芳國小透過平板與VR頭盔等硬體設備提高教育品質。郭書軒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老師們開始學習在課堂中融入3C科技設備。瑞芳國小教務主任江淑婷說明,教師在課堂遇上系統問題時,很多時候是學生出面解決,她認為教育科技增加的不只是學習成效,還能藉由上課面臨的狀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郭書軒提及,校方也鼓勵學生們攜帶平板回家學習(THSD,Take-Home Student Device),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正在實行,而政府補助的平板會連同無線網路一同配發,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家學習。此外,瑞芳國小也將VR科技融入教育,學生能夠透過VR身歷其境體驗不同景點。
但新的教育模式對老師們來說等同於面臨新挑戰,江淑婷解釋,最初將「科技融入教育」的想法帶進校園時,教師們也面臨系統在課程進行時停止運作等困難,因此老師們也必須學習。她說明,學校提供影片教學,並鼓勵老師參加資訊研習,以利提升教師的資訊能力。
而目前最嚴重的問題為網路與設備穩定性,郭書軒指出,線上教學必須擁有夠快的網路,而教學影片所消耗的流量極高,因此在網路方面仍有進步空間。江淑婷也表示,周一的第一堂課由於周末無人使用,設備開機後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變得順暢,增加了教學時間成本。可見雖然政策已步上軌道,但仍有不少改善空間。
科技教育新浪潮 未來學習新指標
除了將科技結合教育的「教育科技」外,名為STEM/STEAM教育的「科技教育」,近年來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STEAM教育學習網創辦人張雄彥指出,STEM教育是一種結合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的綜合性教育模式,後續也包含藝術(Art),成為STEAM教育。
亞太STEM教育協會發起人雍承書表示,STEM/STEAM教育強調的是動手實作,在實踐的過程中透過團隊合作培養人才,讓孩童在生活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精神。
張雄彥強調,「教育科技」與「科技教育」為不同概念,但目的皆為讓孩童能夠擁有更好的學習模式。教育科技意指將科技融入教學,成為教育的輔助,例如以平板、電腦等科技設備輔助學習,搭配學習網站與數位教材使用,使學生學習更加方便。而科技教育教導科技相關技能,透過教育建立科技素養,例如學習基礎電腦知識、寫程式、3D列印製作,這類「科技教育」便屬於STEM/STEAM的範疇。
台灣近年開始注意到「教育」與「科技」的重要性,雍承書提到,台灣也需要推廣STEM/STEAM教育,而教師培訓對STEM/STEAM教育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又因疫情蔓延,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線上教學平台,原先學校不會使用線上授課,且多數家長也反對以平板等科技裝置教學,但現今更多人願意接受數位學習,若搭配教育科技與STEM/STEAM教育相互配合,便能夠達成良好的教育模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