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布農族部落文化 台東延平「卡那歲」風情

記者 張芮琦、李承諭/採訪報導

卡那歲,是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山上的農場。卡那歲是一條溪的名字,在早期是布農族Takis-vilainan家族依靠生活、耕作的溪流。第四代主人 Biung 透過復刻卡那歲小社聚落,讓更多人來體驗布農族文化,學習族語,以紅藜、小米、油芒為主要食材講述部落歷史,還有實際走入山林,認識植物與其在布農族生活中的功能,運用大自然的材料製造陷阱。

這裡是也是超級未來食物油芒的故鄉,這個曾經瀕臨消失的植物再度收到重視,在這裡的田野間進行復育,製作成各種特色食物,體驗老人家記憶中的味道,延續這份美好的文化傳承。

卡那歲的由來是一條溪的名字,早期日本人將它稱作加拿水溪。攝影/張芮琦

當時日本人將卡那歲稱作加拿水溪,因為日語音譯成卡那,所以這裡才取名叫「卡那歲」。武陵部落,在布農族語言中,表示寬廣平坦的原野,武陵村就是位於山腳下的一塊平坦地,而武陵部落是布農族聚落中,唯一居住在平地者。因為日本統治時期,採行了「集團移住」政策,將霧鹿和內本鹿社的部分族人強迫遷居,形成現在的集居式聚落。

農場在山上一處隱蔽的地點,彷彿置身世外桃源,是尋覓許久才找到的好所在。攝影/張芮琦

卡那歲的第四代主人Biung透過復刻布農族小社聚落,成立了卡那歲休閒農場,農場在山上一處隱蔽的地點,是主人尋覓許久才找到的好所在,彷彿置身世外桃源,在這裡可以隔絕一切的紛擾,甚至手機也沒有訊號,可以使人停下一天的腳步專注與大自然的交流。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聽到山林間傳來的陣陣蟲鳴鳥叫,Biung也說,這是「一個可以讓你忘卻時間的地方」。

卡那歲以紅藜、小米、油芒等原住民傳統作物,講述部落歷史。攝影/張芮琦

卡那歲最主要想推廣的就是食農教育,在推廣的過程裡也能使人學到相關知識,透過復育農場內原有的七塊可種植田地,秉持著共耕、共食、共享的理念,希望讓更多人來這裡體驗布農文化、學習族語,以紅藜、小米、油芒等原住民傳統作物,介紹每一種食材的種植與食用方式,了解食物背後的意義以及講述部落早期生活的歷史。

卡那歲復育油芒為重點,希望延續這份美好文化傳承。攝影/張芮琦

在卡那歲所介紹的所有傳統食材中,以超級未來食物油芒為講述重點。油芒在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漸漸的這種作物開始消失,竟然長達60年之久。好在近年來部落中有人無意間在田裡又發現了油芒,這裡便被稱作油芒的故鄉。Biung正是復育油芒的一員,希望將這老一輩的美食找回來,給自己的後代品嚐,也希望讓更多人回來部落種植,體驗記憶中的味道,延續這份美好的文化傳承。

卡那歲主人將油芒製作成各種特色美食。攝影/張芮琦

油芒之所以被稱為超級未來食物是因爲具有抗旱、抗寒、抗鹽化等惡劣土地的特性,在旱災時仍能生存結穗。Biung也說,種植油芒只需要一點點水它就會長得很好,且油芒榖粒富含的營養成分比稻米還高,因此才被稱為超級未來食物。

Biung目前已復育了5、6分地,是台灣種油芒最多的地方,卻因為居民不原意投入生產油芒的行列,人力極度缺乏,自然產量也非常稀少,目前僅能供部落內食用,無法大量生產外銷,所以Biung就開始將油芒製作成各種特色美食,像是油芒貝果、油芒米糕及飯糰,希望能吸引更多人來部落觀光。

在卡那歲也能體驗到布農族早期的傳統習俗。攝影/張芮琦

除了品嚐特色美食以外,在卡那歲也能體驗到布農族的傳統習俗,像是打陀螺。Biung表示,打陀螺象徵著豐收,只有在祭日或是慶典才能打,其他時間打會被人誤解為不誤正業、浪費時間,在種植小米前舉行的祭典時打陀螺,就是期望小米像陀螺旋轉一樣快速成長。此外,還能體驗到早期布農族的傳統智慧,像是運用大自然的材料製造陷阱,材料都取自大自然既不會傷害土地,又可以去除田裡的鼠害。

卡那歲從食物連結到祖先早期最純粹的生活樣貌,將傳統文化找回來,也希望讓更多人來體驗這裡的風俗民情。

 

延伸閱讀:

傳統與發展並存 活絡布農海端鄉

排灣魯凱原民文化 琉璃珠永續與傳承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