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文及均/採訪報導
「有一天,有位客人要訂一面銅鑼,問外面的人說去哪買,人人都告訴他去找『林午銅鑼』買,結果電話打來,客人就以為我爸爸叫『林午銅鑼』!那時候,從宜蘭山上到山下,沒有人不知道我阿爸林午的名聲的。」林午銅鑼第二代師傅林烈旗,驕傲地說著。
位在宜蘭的「林午銅鑼」,是台灣少數還堅持傳統手工製作銅鑼的鐵工廠,從工廠入口望去,不起眼的招牌隱身在路旁的騎樓內,只有走進去才會發現裡頭別有洞天,工廠內部明亮寬敞,大小不一的銅鑼與獎牌陳列一旁。
只見林午銅鑼第三代師傅林浩賢拿起大槌,吃力地將鐵砧上的銅片打成弧度,再將多餘的長邊裁切焊接,這才完成鑼邊。此時的他已滿身大汗,更遑論後續還須將銅片打成可發出聲響的鑼面與邏臍(鑼中心部分),再行與鑼邊焊接、黏合,最後反覆敲打調音,才算完成一面銅鑼。
然而,這樣一面辛苦製成的銅鑼,扣掉工錢與成本,算下來也才賺得幾千元利潤而已。
延續獨門手藝 不忘製鑼初心
不過,即使做銅鑼賺得辛苦,林烈旗仍堅持承襲父親林午的手藝與堅持,他認為,父親辛苦摸索出來的獨特打法與手藝,造就了林午銅鑼不同於其他鐵工廠的聲響,若就此失傳,會非常可惜。
談及父親林午當時做的鑼,林烈旗回憶,當時宜蘭賣銅鑼的店有五間,有一天,大家決定試一試誰的鑼聲音最好,於是每人各拿一面鑼,走到公園比試,當裁判的人,甚至還騎車到很遠的地方去聽,「結果大家的銅鑼一敲下去,聲音最宏亮、共鳴最遠的,就是我爸爸林午的銅鑼。」
問及手工製鑼的初衷,林午銅鑼第二代師傅林烈輝回憶父親的話:「我們鑼做得要有心,功夫不可以讓客人嫌棄。」他說明,早期製鑼不像現在能使用電動工具輔助,在化學原料跟工藝並非很進步的年代,製鑼所需的銅片甚至還需三、四個人用鋸子切割,並用鑿刀辛苦打磨成可用形狀,再行反覆敲打後焊接,銅鑼才得以成型。
林烈輝解釋,銅鑼外表雖看不出來好壞,但敲響後才能見真章,「像是吃兩碗一樣的魯肉飯,那個醬一拌下去,哇!真香,但是有些吃起來,飯又沒熟、香料在口中也沒有香味。」銅鑼亦是如此。林烈輝認為,同樣一款鑼,有不同版本,做銅鑼的技術都不一樣,但慢工出細活,佐以多年的經驗累積,林午銅鑼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共鳴聲響。
父親的話當頭棒喝 棄醫承接家族技藝
談及父親林烈旗「招攬」自己回來做銅鑼的過程,林浩賢表示,當初本來打算讀完醫科,大學畢業後就去醫院應徵工作,但父親希望他能先學完製鑼功夫,再考慮回頭去醫院上班。「結果,我和爸爸討論時,他就和我說,全台灣要找教授到處都有,但是要找做銅鑼的師傅,就只有他而已。」從此,被說服的林浩賢拿起大槌,開始認真學起製鑼,沒想到做出興趣後,手中的大槌就再也沒有放下過。
不過,傳承終有結束的一天,針對未來如何留住這項技藝?林浩賢指出,關於文化保存,有很多路可以走。林浩賢認為,現在台灣面臨很多傳統工藝後代無人接班的問題,可以考慮用影片的方式保存,抑或開班授課將技藝與文化傳承給外人延續下去。「傳統工藝可以繼續做,這才是重要的,畢竟你的後輩已經沒興趣了,這樣一來,也能把爺爺的精神延續下去。」
如今,面對工廠機械化的大量生產,加上傳統廟會活動式微,銅鑼已不如以往有市場需求,但林午鐵工廠靠著傳承三代的獨門工藝,將銅鑼遠銷至西藏、印度,甚至不丹,並在不斷精進與突破下,開發出至少47個不同音域的音階鑼,以及242公分的林午大鑼。
「銅鑼就是這樣,很多客人要求的訂單從來沒有做過,但是客人說一定要我做,做了才有突破」。提及那些客人出的難關,林烈旗這樣說。
採訪接近尾聲,剛好一組客人拿著銅鑼來調音,只見林烈旗熟練地拿起槌子敲打,銅鑼便鳴起沉悶又悠長的聲響,迴盪在林午鐵工廠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