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慈恩、王瑀凡、張閔雅 / 採訪報導
跑酷原名Parkour,縮寫為PK,源於法國一種與「環境互動」的城市疾走運動。多年下來,跑酷在國外已興盛好一陣子,而近年跑酷在台拓展的情形也逐漸樂觀,但仍處於發展狀態,故跑酷教練韓順全對此也侃侃而談。
回想起最剛開始踏入跑酷圈的淵源,韓順全說,自己從小就接觸很多運動項目,而跑酷就像小時候和朋友們玩鬼抓人、到處跑跑跳跳一樣,某次意外在YouTube看到相關影片而產生興趣學習,但跑酷在台灣的專業訓練非常缺少,因此在最剛開始訓練時都只能呈現半自學的狀態。
跑跳全台 速度並非一切
大學時期教過游泳的韓順全,最初並不是把跑酷當作志向發展,但因為佔據了大部分的生活而最後選擇將跑酷「教學化」。同時也效仿國外風潮,著手錄製影片做為紀錄上傳到YouTube供許多對跑酷有興趣的人觀賞,平台上分享許多韓順全在台灣各地的跑酷紀錄、教學營隊以及一些心得分享,至今已有近九萬人的訂閱數。韓順全也談起近期因為演算法的更改,對小眾頻道較不友善,而較少更新影片,但仍會持續發想新題材、好內容,並思考如何運用自身優勢推廣跑酷。
為了更精進自己的跑酷技巧,韓順全也曾為此去學習體操,然而在此過程中造成韌帶受傷而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休養。對於多年下來所受的運動傷害,韓順全認為這些都是必經過程,「沒有經歷過大傷勢是不夠格的。」
大眾對於跑酷的印象多為追求「速度感」且危險性較高,實際上跑酷是強調身體協調性、平衡感的運動,速度可以是訂定目標,但不一定要達成。韓順全舉例在英國其實有「老人跑酷」,這類型的跑酷型態就不再只是追求速度,現今許多跑酷教室也有針對兒童開設的課程,讓小朋友能夠訓練身體協調及平衡能力。對於跑酷在台灣的發展,他也期許教學更進化,推廣到能適應各個年齡層。
燃燒跑酷精神 普及交流成全民運動
對於剛開始想學習跑酷者的建議,韓順全強調,一定要透過正確的學習手段去接觸,這樣才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害。在學習過程中也要盡量不讓自己受傷,別在最開始的基礎訓練即負傷,把自己保護好。
跑酷的訓練中多少有融合武術技巧,訓練敏捷度的同時也很適合用來逃生。韓順全說,學習跑酷在生活中最大的實用就是「逃跑」,當哪天真正碰上危險時,比起和對方硬碰硬可能造成的傷害,不如選擇先躲避。
近幾年台灣仍受疫情影響,跑酷的教學方式也成為一大挑戰。他說,即便現在能透過網路及視訊等方式上課,但對於跑酷所真正要傳授的「精神」與「信念」,卻是無法透過這些媒介傳達的,因此在情況允許下更支持實體授課。
對於跑酷在台灣的推廣,韓順全期許能夠舉辦更多交流活動,讓跑酷在台灣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將跑酷教學普及化,同時也希望市場上能有更多專業教練。他提到,自己最大的夢想是在台灣各縣市都能設立跑酷館,讓全民都能體驗跑酷的樂趣。
不僅僅是運動 跑酷學問多
同時能作為表演藝術和極限運動的跑酷,擁有著許多不同面向的動作和花式技巧。韓順全說明,跑酷總共能夠分成十大項目,而其中四項分別為「四足運行」、「落地」、「預防跌倒」和「平行」,除了能當成在跑酷訓練前的暖身運動,將暖身做好的同時也能降低受傷機率。
而跑酷的另外六項動作分別為「跳耀」、「撐躍」、「踩牆」、「攀爬」、「擺盪」和「翻轉」,翻轉更細分成不同的翻轉類型,跑酷便是由這十項元素結合而成,初學者須循序漸進的練習,每個步驟缺一不可。跑酷教練杜岳霖也提及,若初學者擔心摔倒受傷,可先至沒有太多障礙物的場地練習,例如公園內的草地,以保護自身安全為上策。
正就讀國立體育大學二年級的學生賈欽民,從高中即開始學習空翻,後來才開始接觸到跑酷這項運動,賈欽民表示,自己對於教學很有熱忱,故在考取跑酷C級證照後開始擔任教練。而除了基本動作外,賈欽民也認為身體的敏捷度和協調感很重要,兩者間的應用成為跑酷重要課題,適時的爆發力也更能為跑酷增添表演藝術風采。
雖然現階段跑酷仍被視為危險運動,但近幾年以「表演藝術」的方式呈現,也讓大眾對於跑酷產生不同的看法。跑酷教練劉予寬便表示,希望跑酷能添加更多的形式,以故事表演性去包裝這項運動會是一個推廣的好方式。
台灣首座跑酷公園 撕下「危險」標籤
台灣目前已有一些公園設有跑酷運動場提供給民眾使用,例如天母公園就是台北市第一座擁有大型跑酷場地的公園。過去天母公園曾傳出兒童受傷的案例,而使公園關閉跑酷場地進行調整,將場地加上更加顯眼的年齡限制,並將場地較危險的邊角磨圓,以維護青少年及幼童的安全。
劉予寬表示,以推廣跑酷這項運動的立場而言,有跑酷場地能夠提供給大眾更能促進跑酷運動全民化,使更多人願意參與、學習這項運動。而在台灣學習跑酷的年齡層偏低,民眾林小姐表示,假日常能看見年輕人在天母公園使用跑酷場地,也因為公園是全年齡層皆能使用的公共場域,因此安全防護措施仍更須被重視。
跑酷目前在台灣仍被大眾視為危險性較高的運動,因此當看見有人因這項運動受傷也會使許多民眾對跑酷產生更多的畏懼。但劉予寬認為,跑酷擁有「高危險」的標籤並不全然是件壞事,因為了解跑酷有何危險性才能使民眾不低估此運動可能帶來的傷害,也更能讓有興趣了解跑酷的民眾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跑酷看似都只在高樓大廈中追趕跑跳,讓多數初學者容易感到恐懼,但跑酷教練白迦勒表示,跑酷大部分仍是在安全的地方進行,因此受傷的可能性較小。天母公園的跑酷場地也有設立告示牌並附上教學影片的QRCode,讓有興趣的初學者能夠以更安全的方式練習跑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