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紓困4.0擴大產業受惠對象

記者 林芷伶、陳品諭、李霆鋒/採訪報導

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後,台灣餐飲業、娛樂業等各大產業均受到嚴重衝擊。因應急速惡化的疫情,政府宣布實施「紓困4.0」,以期透過津貼補助、資金貸款及振興券發放等服務,促進國內經濟提升,也盼能夠解決服務、餐飲業等自營業者經濟上的危機。

紓困4.0懶人包。資料來源/行政院、製圖/陳昱潔
紓困4.0懶人包。資料來源/行政院、製圖/陳昱潔

預算啟動 紓緩困境

因應疫情影響,去年二月行政院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編列各預算,除用於防疫外,另以「發現金、助貸款、減負擔」等三個面向,針對受疫情衝擊的勞工、產業與企業,提供補助津貼、貸款及振興三倍券發放等紓困服務。

今年五月疫情延燒,全台防疫提升為三級警戒防疫規定非必要性營業及公共場域皆需全數關閉,造成許多業者停業、勞工失業等危機。對此行政院於六月初編列預算啟動「紓困4.0」精進方案,其紓困政策擴大了受惠群眾,服務對象分為兩大類,分為「個人及家庭」以及「企業及團體」。而在疫情逐漸穩定後,政府再次編列預算,發放「振興五倍卷」,期能提振國內經濟,活絡市場。

行政院於今年六月起陸續啟動紓困4.0計劃。攝影/林芷伶

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指出,政府紓困的目的是為紓緩國內業者以及勞工經濟上之困境。她強調,現階段紓困4.0政策,除了補助、貸款項目以外,也要加上發放五倍卷振興經濟,促進消費的作法,以此帶動國內各大業者讓失業的勞工回到職場。

簡化程序 共度難關

申請過紓困2.0及4.0方案的咖啡店老闆林志豪表示,兩者在申請過程中都相當順利。他提到,由於去年已辦理過紓困2.0,政府單位審核將沿用前次資料,因此核准的速度很快。同樣辦理紓困的火鍋店長林俊延則認為,由於他是首次申請,確實感覺在資料蒐集、辦理程序上較為繁雜。

除了自行辦理外,部份業者也會透過公會申請紓困。建國花市工坊老闆陳吉昌提到,他是透過花市公會申請紓困,過程較為簡單,因此並未遇到程序繁雜、處理緩慢等問題。計程車司機羅吉杓則是由計程車公會代為申請紓困,同樣處理迅速。不過,前述幾位業者皆認為,紓困只能暫時緩解停業期間的損失,所受幫助微乎其微。

防疫期間,計程車司機落實清潔消毒車輛內外。攝影/林芷伶

簡舒培指出,今年受疫情影響層面較大,紓困4.0申請人數較多,在協助民眾辦理紓困貸款及補助過程當中,確實耳聞關於紓困政策,「金額少、程序慢」的抱怨,服務民眾之餘,她也需要耐心地詳細解釋。

網購外送 多元經營

全國升級三級警戒期間,餐飲業不開放內用,花市則是宣布暫時停業。根據經濟部統計,餐飲業者藉由外送或宅配服務的比例,從去年四月57%提高至今年五月之64.8%,其中餐館業從65%提高至68.5%,飲料店則由57.5%提高至69.2%。疫情期間許多業者透過網路、外送平台提供銷售服務。世新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陳世能指出,疫情改變人的消費習慣,造成台灣疫情之下產業的轉型。

2020年與2021年餐飲業外送、宅配比例比較圖。資料來源/經濟部、製圖/陳昱潔

林俊延表示,在未有疫情時,他們已與外送平台合作,而疫情期間民眾藉由網路平台消費的數量確有增加。此外,由於疫情的重創,許多餐飲業者及五星級飯店都投入外送服務,也造成餐飲業在外送平台上彼此競爭。

陳吉昌指出,疫情前已有線上購物的服務,疫情期間民眾藉由網路平臺購買及提問的頻率,確實顯著提升。同樣已有宅配服務的林志豪也表示,雖然目前疫情稍緩,但是為了防範疫情再起,因此仍持續提供實體和線上的服務。

商家積極服務轉型度過疫情難關。攝影/陳品諭
疫情前餐飲業生意興隆,甚至會有旅行社包場內用。攝影/林芷伶

振興方案 境中提升經濟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110年第三季未經季節調整實質GDP與去年同季比較,經濟成長率(yoy)約估3.80%,經季節調整後,與上季比較折算年率之經濟成長率(saar)為 2.27%。疫情之下台灣經濟的成長率,陳世能指出,台灣疫情防疫措施較完善,所以相比其他國家台灣經濟成長率跌得算淺。

臺灣經濟成長率。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製圖/陳品諭

簡舒培認為,由於台灣防疫政策落實,且實施紓困及振興等作法,並未讓台灣產業停頓。即使去年三倍券編列大量預算,但是整體稅收增加,對於國內市場是正面效益。她強調,此期間相對於其他國家,國內的經濟成長率反而提升。

談到今年紓困4.0振興五倍券的效果,陳世能認為,「紓困4.0」服務面向甚廣,涵蓋個人、家庭、企業團體。政府將紓困4.0原預算約2600億,提高至總額上限8400億元,為的是延長紓困條例及特別項目,提升國內經濟。簡舒培也肯定,政府再次發放振興券,並將面額升級為五倍,吸引許多業者舉辦促銷活動,此舉確實能夠刺激國內市場消費,達到提振經濟效果。

要恢復疫情前的經濟,陳世能強調,關鍵是防疫措施需要做好,疫情能有所控制,且疫苗施打覆蓋率至少達到七成以上,讓民眾安心,方能解決疫情相關的問題。

世新大學經濟系教授陳世能期盼台灣人民一同落實防疫措施工作,才能夠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攝影/林芷伶

面對衝擊 服務轉型

有關紓困政策對於零售、餐飲業者帶來的效益,陳吉昌表示,紓困補助是有效的,相較於其他受疫情影響之同業,自己並未面臨店租負荷過重、倒店等問題。他也提到,申請紓困的程序繁瑣,且補助只能緩解負擔,對於連鎖店需要龐大資金而言,紓困並未解決其問題。

林俊延則表示,疫情補助金額太少,以自己店裡來說,要負擔租金、垃圾清理等費用,五個月賠下一百多萬,但補助金額也才十幾萬。他認為紓困補助無法真正緩解餐飲、服務業因疫情在經營上的虧損問題。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劉宜君指出,紓困的補助確實僅能暫時緩解困難,而本次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對象通常較為弱勢,以永續發展的觀點來看,政府在紓困政策上除了補助以外,亦可在疫情期間協助職涯規劃、培養個人工作能力,使勞工減少受環境之影響,並獲得謀生技能。

疫情趨緩後台北建國花市攤位人潮漸增。攝影/陳品諭

當前疫情逐漸趨緩,店家除了因應危機,改變銷售型態以求生存外,也須思考如何拓展多元經營方式,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有效維繫商家與顧客之間的關係,才能克服逆境,度過難關。

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簡舒培強調,政府必須制定準確的防疫政策,民眾也須積極配合防疫規定,面對疫情影響所產生的經濟問題對症下藥,才能重新穩定國內經濟,讓國家、社會、民眾盡速復甦,恢復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

COVID-19強勢來襲!疫情下的房市變化

COVID-19強勢來襲!疫情衝擊下掀起的失業浪潮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