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游甯筑、張品臻/採訪報導
近年不斷修法調整公投條件,將人民發起罷免及公投的門檻降低,也把20歲的公民投票權下修至18歲,前年更修法將公投與大選脫鉤辦理。近日話題不斷的珍愛桃園藻礁公投案,就是自修法後第一次由民間發起並成案的公投項目,未來將於今年八月與國民黨提出的「重啟核四公投」、「反萊豬公投」、「公投綁大選公投」一同舉辦公民投票。
不過珍愛桃園藻礁發起人潘忠政表示,雖然樂見公投年齡門檻下降,也確實讓年輕人更積極參與這次藻礁議題的討論,卻對公投脫鉤大選憂心忡忡,擔心公投不與大選一起舉辦後,會降低民眾參與議題的意願。
就在二月下旬,珍愛桃園藻礁團隊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表示連署書份數告急,原先一日大約可以搜集到大約5500份的連署書,卻在同月22日國民黨開記者會表態支持藻礁公投後,隔天就收到兩倍的連署書分量,周末單日暴增到六萬多份,更於三月三日單日突破七萬份。可見政黨對於公民議題相當有影響力。
政黨參與公投後,除了影響部分族群連署意願外,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俞振華也說,公共政策並非考卷上的是非題,不是只有做與不做的兩元區分。政策必須要有調整並逐一修建的空間,經由不斷的討論才能讓政策更完整,更重要的是,公民必須要有足夠的判斷能力與主動積極接觸議題的行動,才會讓公投制度運行良善。
公投法近年不斷修法,激起民眾對公共事務主動了解的熱忱,期待未來無論是公民投票法的完善,又或是大眾投入公共議題的討論時,都應該更加獨立判斷並做出有助於台灣的決定,實現民主政治的精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