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淑靖、李和學、何霆軒/採訪報導
近年來,各校以大自然為課堂推行環境教育,結合在地特色發展成專屬於各校的獨特標記。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參與永續校園探索計畫的學校從107學年的29所上升至108學年的65所;作為示範校的學校也從2所增加至4所。由此可見,越來越多學校投入環境教育,打造綠色校園,讓學生從玩樂中培養永續觀念。
從校園建立愛護環境的素養
福安國小位在桃園大溪,附近最為人知的是大溪老街,但是一般民眾提起老街卻沒多少人知道福安國小,這讓四年前剛到任的校長張大昌決定轉個彎,從學校周遭的自然環境替福安國小形塑有別於一般國小的校園特色,加強學校與地方的聯結。
「希望孩子們能關心環境,從自己到整個社區,去愛護環境。」張大昌開始打造新環境,把環境教育用更柔性的方式納入課程,讓學生有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專屬於福安國小的資產,是校園內難得的生態景觀,每年7、8月遍布操場的獨角仙,偶爾也能見到五色鳥、台灣藍鵲這些平地不常見的動物。這些特色,促使張大昌決心在校內各處打造符合環境的不同設施,將書桌搬進大自然。
資源再利用 枯木化為藝術品
福安國小將資源再利用,老師們蒐集校園內的枯木廢枝,經木雕師傅處理後製成班級門牌,也變成了美術課的彩繪木材。學生們除了完成一件美術作品,亦在其過程中學習資源再利用的觀念。
藝文老師李淑珍說:「從將木頭組裝成貓頭鷹,到將作品上色,學生們都是很開心的。」發現學生在課堂中找到樂趣,她表示,在蒐集木材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知道原來拿來製作成美術品的材料,其實是風災後遺留下來的,大溪有許多花園及農場,花草樹木對福安國小學生來說都不陌生,希望透過課堂他們能更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不單純只有美學。
近年來,多所小學積極設計生態課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曜聖表示,將課程設計結合校園環境,教師可以將各領域課程主題列出,再於校園中找尋可作為「輔助教材」的環境。
林曜聖也提到,自然領域可以搭配校內的生態池及校外的相關自然生態進行相關課程設計,例如校園植物解說牌的製作,學校生態環境解說員的培訓等;或是利用英文課,將學校環境設施的英語融入教學,讓學生設計學校校園的英語簡介或解說。
玩樂中學習 與自然為友
「環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藉由教育的過程,從覺知、知識到價值觀的形成,及行動上的落實,促進永續發展。」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張子超指出,教育的過程是從覺知到行動。
在對環境有專業知識前,要先感受自己生活的環境中有什麼,對環境有了覺知後,再進行相關知識的補充,懂得分析其價值後,則展現態度並實踐。張子超表示,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玩耍是相當好的學習方法,讓國小生懂得欣賞大自然,從中培養重視生態的概念。
然而,環境教育的呈現方式有許多,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做法,甚至透過與在地特色結合,發展成獨樹一幟的校園標誌。在福安國小,學生不只在自然中玩樂細細品味生態之美,更從中落實生態保育及資源再利用的觀念。
七月福安 獨角仙美食天堂
甫進入福安國小,隨即被一股濃濃的大自然氣息包圍,漫步校園一周,不難發現獨角仙留下的足跡。從學校門口上的馬賽克雕塑;遊戲區內甲蟲外型的遊樂設施;以及圍牆上的鍬形蟲塗鴉,可以看得出獨角仙在學校的生態教育占有重要位置,彷彿訴說著牠們與福安國小的淵源。
桃園山區擁有大量的獨角仙,牠們喜食樹汁,特別是光蠟樹和青剛櫟。總務主任許瑞軒表示,每年的7月是獨角仙的成蟲期,成蟲後僅有30天壽命,因此在7、8月總能看見大片甲蟲覓食景象。位於桃園市大溪區邊陲的福安國小屬於獨角仙繁盛地帶,校園裡的光蠟樹是獨角仙的覓食聖地,樹上一條條啃食痕跡印證著他們的足跡。
在復育前,獨角仙在福安校園內曾有過一段繁盛時期。學生廖子嫻說:「在學校最常看到的就是獨角仙!」而獨角仙覓食時比較靜態,加上數量龐大,孩子們能夠近距離觀察,是很好的自然教材;但不幸的是,光蠟樹去年因病陸續死亡,缺少食物來源,昔日甲蟲盛況便不復見。
失去了自然教材,孩子們的甲蟲課程也被迫暫停,張大昌不甘如此,立心復育該片土地。他介紹道,在復育初期校園內先種植光蠟樹,發現成功將獨角仙帶回校園後,為了豐富生物多樣性,在聽取專家意見後,加入栽種青剛櫟,提倡生物永續發展,教導孩子把獨角仙回歸大自然。
張大昌認為,在復育過程中往往面臨資金不足和教育師資問題。學校規模小且位置偏遠,在生態教育尤其以昆蟲教育中,需要擁有一定專業知識的老師配合,但規模不大,導致在教師編制上有明顯不足,更遑論專業的師資。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學校一方面籌募資金外,也積極在社區中尋找對生態保育有研究的老師,帶領老師和學生一同學習,同時培養在校老師對生態環境相關知識,讓孩子們有一個與大自然共融的環境,達到蒙以養正的教育。
永續觀念 走入教育
在國小階段,學生們能在玩樂中咀嚼自然之美,但在小學畢業後,國中會考及高中學測制度,使學科成績的重要性相對提升,讓環境教育得以延續,教師需將生態議題融入課程,傳遞相關環境知識,讓生態教育真正紮根在學生心中。
張子超說:「環境倫理希望的就是認識大自然。」在國小六年的教育裡,首先要先培養學生生態中心的概念,讓小朋友們懂得欣賞生態環境的美,與大自然互動;第二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尊重及了解生命存在的重要;最後則希望達到永續發展的概念,明白人類生活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環境教育的實施,雖未訂時數門檻,但學校面臨的,是「要不要融入」及「如何融入」課程;小學無升學壓力,到了國、高中追趕課程進度以及著重升學的現狀之下,環境教育的存在就有討論空間,而這也是環境教育擴大實施的問題,也是教育本身面臨的難解問題。
張子超舉例,在國文課本中,如果有關於地球日的文章,老師可以藉地球日為寫作題目,或在校園走走,描述對於一棵樹的感受,用文字呈現自然之美。雖然在進行的是國文課,但藉這種方式,環境素材就能融入課堂中。
校園推動環境教育,除了將環境議題融入,學校亦能透過設立校本課程及彈性時數來達成。發展學校特色生態,設計學校環境素養導向的課程;利用每周彈性課程教導孩子環境、生態知識;或是藉由設計活動輔助教學,也都是發展環境教育的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