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翁維伶、呂姿昀、羅螢、陳昱安/採訪報導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有1104所國中小列為偏鄉學校,包含13萬名學童,學校、孩童雖多,但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偏鄉學校面臨教師短缺的問題。偏鄉老師基本上都是「一人多用」,很多老師來到偏鄉教書,經常還得身兼行政工作,且多數偏鄉學生情況特殊,很多時候必須花費更大心力才能將學生導向正途。多偏鄉教師待沒幾年就申請轉調,讓偏鄉學校人力更吃緊,學生也因不停地換老師,無法獲得有系統的教學。
為解決偏鄉學校常鬧教師荒、城鄉學校資源差距等問題,立法院於今年11月21日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新增「專聘教師」,主管機關可將偏遠地區學校編制員額三分之一以下的人事經費,由主管機關採公開甄選方式,進用具有教師資格的專聘教師。也提升偏遠地區教師相關福利,讓更多老師願意留在偏鄉。
過去各縣市偏遠地區教師缺額都由代理教師補足,但很不穩定,各縣市的規定不一,也沒有明確的法規依據。這次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除了讓教師資格透過法制化,得到更多實質上的支持,也更能真正做到保障學生受教品質。
除了政府近期的法規推動,也有許多偏遠地區學校為了自身做努力,像是屏東青葉國小推動特色性課程,號召全體師生一同參與,在今年參加義大利知名的「羅勒托國際聖樂節」演出,成為唯一來自亞洲的兒童表演團隊,讓這所偏遠的原住民小學,有機會能登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共同翻轉社會對偏鄉教育發展受限的刻板觀念。
偏鄉小學青葉師生打造幸福學園
青葉國小位在屏東縣三地門鄉,是一所位於屏東的迷你小學,連同幼兒園,全校只有55名學生。提到對於城鄉資源落差的看法,青葉國小校長賴維振樂天地說:「如果以硬體資源來說,偏鄉地區反而是豐厚的。我始終不認為偏鄉資源是貧乏的,因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有太多的團體、平台願意提供幫助,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家庭組成的結構』。」
賴維振提到,青葉國小的交通易達性雖然已經比屏東縣其他地區的原住民學校高,但仍因位處山區,又加上許多父母必須離開家鄉到外面工作,全校擁有完整家庭的孩子不到三分之一。多為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及非婚生子女的家庭結構,讓這些孩子在成長的第一階段,就被剝奪了某部分的資源與幸運。
雖然如此,賴維振仍笑笑地說:「所以我偏好家庭式的管理模式,我們學校大約20位教職人員,分攤55名學生,一個人平均照顧二到三位,我相信這樣能給孩子充足的關切及溫暖。」校園全體教師與學生共同締造出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讓學校不僅是一個受教育的場所,更是能使人心靈富足的家園。
實施第三學期制 善用優勢讓教育翻轉
此外,和其他學校不同的是,青葉國小實施了「第三學期」制。除了部落的豐年祭或農曆年假等大型節慶,其他時間,包括寒暑假,學校師生都照常上班上課。賴維振表示,這裡的孩子由於家庭結構的組成,身邊可能沒有家長督促持續學習,若放了一、二個月的長假,回來就歸零了。青葉的老師們十分樂意來學校作課後輔導或進行多元課程,加上許多組織跟大專院校團隊會來做活動、營隊。盡可能讓小朋友的學習不中斷、不打烊。對於青葉國小全校的教職員來說,這也是他們存在的使命與價值。
提及「教育翻轉」,賴維振說:「對偏鄉小孩來說,不太可能去補習,國小部41個學生裡面,大概只有一、二個有能力去補英文,家庭能提供學習上的協助不多。」學校除了提供營養午餐,更發放工具參考書,培養孩童在不友善的環境下,也不忘自主學習。
也許外界的眼光多認為,偏鄉教育可能與落後、資源少畫上等號,但賴維振自信地表示,原住民的孩子有與生俱來的歌聲,當他們聚在一起,又有天生幽默個性,如果能同時具有基本學歷的話,這三個要素,在未來進到社會後的就職就業,能力與適應力就不會與他人相差甚多,甚至更突出。賴維振強調:「透過學校的力量、輔導,讓社會看到這些受偏鄉教育孩子的不一樣,這就是翻轉。」
「誰告訴我們偏鄉就是要弱勢?如果我們善用資源,這些也能變成我們獨一無二的機會。」賴維振強調,若面對一個有想法、肯上進的孩子,偏鄉學校能透過外界的支援提供他們一個向上提升的機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教育,不會再有「偏鄉」一詞,或者說偏鄉不一定只是偏鄉,而是農村、漁村、原住民部落等的代名詞,換句話說,未來偏鄉反而將成為一種地區特色,而不再是牽制孩童向前邁進的阻礙。
新條例上路 期望優化偏鄉資源與師資
偏鄉正式老師平均年資不到五年,代課老師更是一年一換,從正式老師到代理教師都人員匱乏,且在近年少子化的壓力之下,各地方政府對教師進行員額控管,都保留至少百分之五的比例,不聘用正式老師,最多的缺額大多都在偏鄉,惡性循環下造成教師行政負擔加重,更加速了教師外流的速度。
除了教育資源欠缺,偏鄉的生活機能、社區文化都可能影響教師去留,有些教師看見偏鄉孩子不一樣的學習熱忱,也會願意留在偏鄉任教,陪著這些孩子成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也保障、鼓勵這些教師,非偏遠地區學校服務的校長及教師自願赴偏遠地區學校服務,會給予個別獎勵,且為穩定偏鄉教師來源,偏遠地區校長、教師,有鼓勵久任獎金和其他激勵措施。
為了鼓勵這些有教學熱忱但沒有教師證的現職代理教師,《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三讀條文也通過,在偏鄉實際服務滿四學期,表現優良者,可受全額補助師資類科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且免教育實習,讓更多老師願意留在偏鄉,也讓教師權益更獲保障。教育輔導員李麗娟也表示,法規是希望能優化偏遠地區學校的師資,但實際上偏鄉的代理教師較多,新制度能夠鼓勵更多代理老師留在偏鄉服務,只要服務年限期滿並表現良好,也能參加課程得到考取正式教師的機會。
近期《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的通過,內容包括偏鄉地區學校定義、中央政府專款專用、增加專聘教師、補強師資、挹注更多資源等等,同時也提升偏遠地區學校軟硬體設施。相關法規都是希望能夠提升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協助解決辦學困境,保障偏遠地區學校學生受教權益,也希望未來偏鄉的孩子不用年年問:「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現在,越來越多新生代的教師願意走進偏鄉,透過教育給予偏鄉的學子翻轉未來的機會。或許偏鄉學生無法和都市的學生站在同一個起跑線,相信透過教育,他們就能有更多選擇的能力與機會,能夠親手打造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