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與經濟結合 淡蘭永續立足雙溪
記者 李允薰 、陳飛揚 、徐藝寧/採訪報導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大眾逐漸認知綠色旅遊,除經濟發展外,更注重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使當地文化得到保存和傳承。近年觀光產業結合地方創生與綠色經濟,並致力於實現永續發展,憑藉其人文特色、歷史底蘊,串聯區域展現創新活力。而淡蘭古道在綠色旅遊浪潮中,展現經濟與文化交融的潛力,為地方經濟與永續譜寫成功的篇章。
記者 李允薰 、陳飛揚 、徐藝寧/採訪報導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大眾逐漸認知綠色旅遊,除經濟發展外,更注重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使當地文化得到保存和傳承。近年觀光產業結合地方創生與綠色經濟,並致力於實現永續發展,憑藉其人文特色、歷史底蘊,串聯區域展現創新活力。而淡蘭古道在綠色旅遊浪潮中,展現經濟與文化交融的潛力,為地方經濟與永續譜寫成功的篇章。
記者 蔡依芸/採訪報導 炎炎夏日,現今人們多會選擇躲在室內、吹著冷氣,苗栗縣苑裡鎮的居民們,對抗炎熱氣候的方法 […]
記者 王容若、莊榆欣、楊博勛/採訪報導 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在美國實境節目《魯保羅的變裝皇后秀》奪冠,變裝文化也 […]
記者 林芷君、蔡翌暄、李宜姗/採訪報導 阿里山林業鐵路(下稱阿里山林鐵)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為台灣重要的文化景觀 […]
記者梁瀚云、宋大澤/採訪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餐飲業市場在疫情爆發後,缺工的比率大幅度的上升, 2024年缺工率 […]
不義遺址是反思威權統治及人權教育的重要場域,然而專家指出現行《文資法》仍不完善應制定專法,而缺少執法者口述歷史也導致歷史還原面臨挑戰。此外,各界該如何喚起各世代對本土困難歷史的關注,仍是需突破的課題。
紫斑蝶屬熱帶蝶種,氣候變化時便遷移至異地覓食、繁衍,其群體遷徙盛況壯觀,吸引各地遊客及學者矚目。因紫斑蝶遷徙路線行經數個縣市,當地政府及單位祭出各式護蝶措施和活動,交通部高速公路管理局(下稱高公局)實施「國道讓蝶道」政策,以保障紫斑蝶及用路人安全;雲林縣林內鄉則延續過往,舉行林內紫斑蝶季,不僅達到保育紫斑蝶效果,更能發展在地觀光,振興當地。
彰化海岸濕地(以下簡稱海岸濕地)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在2009年更被內政部營建署評選為國際級海岸濕地,2015年⟪濕地保育法⟫通過後,該法確定了台灣濕地保育的規範與精神,然而本該受到該法保護的海岸濕地,卻先後遇上石化開發案與綠電業者進駐,導致這塊土地「重要濕地」的法定身分至今懸而未決,。在沒有相關法規的保障下,海岸溼地的生態與周遭居民的生活受風機影響甚遠,相關學者與立委皆呼籲,應暫緩該地的綠能開發計劃,重新評估當地的狀況,為生態與綠能開發找出雙贏方案。
「厲鷂啊厲鷂,厲鷂飛上山,嬰仔快做官,厲鷂飛高高,嬰仔中狀元,厲鷂飛低低,嬰仔快做老父。」
一首古老的台語童謠,藉老鷹(厲鷂)的象徵道出對孩子的期許,亦譜出人與鷹之間的感情。然而屏東科技大學(下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員洪孝宇表示,俗稱老鷹的黑鳶,於1991年全台數量銳減至約175隻,引起各界關注。隨著禁用農藥、改變農法,期望再次創造人、鳥共存的環境。
15年前的一場風暴,摧毀了阿里山茶山部落的所有,四面道路全斷,讓原本以賴觀光的茶山部落,斷食失去所有經濟來源,但他們視危機為轉機,意識到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也因此他們將復甦農耕視為救贖,在這片他們的出生地,種植屬於當地的原生種。
南投縣埔里鎮早期造紙產業興盛,被稱為紙的故鄉,直到後來受到環境變遷、國際競價影響,紙廠開始逐年遞減、外移,在地手抄紙產業才逐漸沒落。廣興紙寮為了尋求出路,開始開放觀光轉型,並透過第二代傳人黃煥彰與妻子吳淑麗對社會的關懷,結合在地文創,合力製作多元的「紙商品」,希望能藉此保留及宣揚埔里手抄紙文化。
歐亞水獺是我國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過去台灣本島上曾有零星發現紀錄,目前僅剩約150至200隻存活於金門島嶼。即使民眾保育觀念日漸提升,其生存仍面臨多重威脅,其中包括棲息破壞、工程干擾以及水質等問題。當歐亞水獺和人類的生活環境高度重疊,在權衡利弊之下,歐亞水獺往往成為犧牲者。
台灣山地面積佔全島比例三分之一。隨著人類活動迅速擴展,山區正逐漸轉變為農田、牧場等非自然環境。據自然保育網資料統計,穿山甲主要威脅為遊蕩犬攻擊與競爭棲地。當前必須推廣民眾保育及救傷觀念、致力復育瀕危動物及控制遊蕩犬數量,使生態多樣性及自然環境得以維持。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