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如一日!偏鄉醫師父母心 守護貢寮長者永續健康
貢寮衛生所主任林中一16年來駕駛著巡迴醫療車,深入鄉鎮為貢寮就醫不便的長者提供居家醫療照護。不過他目前所做的已經遠遠超越醫療,而是人與人的關懷,將社區緊密連結,盼望能落實社區健康,使貢寮得以永續發展。
完整內文貢寮衛生所主任林中一16年來駕駛著巡迴醫療車,深入鄉鎮為貢寮就醫不便的長者提供居家醫療照護。不過他目前所做的已經遠遠超越醫療,而是人與人的關懷,將社區緊密連結,盼望能落實社區健康,使貢寮得以永續發展。
完整內文越來越多癌症病患會採用中西醫合併治療法,經過西醫的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再透過中醫幫助病患增加抵抗力及免疫力,讓治療有加成效果。
完整內文藥籤對於人民來說具有信仰精神、文化背景及社會意義,早前許多民眾因生活環境困苦,生病時會去廟裡求藥籤,祈求治癒自己的疾病。隨著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藥籤則被視為是一種迷信,欠缺科學根據。醫師在醫院看診時也常遇過求藥籤的病患,此時就會提醒,藥籤具有信仰成分,不可否認的它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但病患仍應配合正規醫療方式。
完整內文近期因疫情肆虐,許多在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民眾無法親自出門就醫,對於遠距醫療的需求增加,也因此遠距醫療再次被提起,並且被廣泛討論。
完整內文用新科技整合出的數據新聞套用在各項議題已趨潮流,如何正確這些數據解釋現象則成為關鍵!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班於1月初舉行公民論壇,探討全台癌症趨勢的各項議題,兩份數據新聞分別從常見癌與非常見癌的角度切入,透過數據提出與現有癌症觀點稍有出入的看法。與會專家認同這些數據新聞有「喚起民眾關注癌症資訊」的積極作用,但他們也強調,解釋數據背後原因需要廣泛的資訊量,或得經過多方學者意見交流,才能更進一步達到客觀真實。
完整內文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班於今(2020)年1月3日舉辦「唉?癌症-全台癌症趨勢與醫療資源議題,你知多少」公民論壇,邀請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科長黃巧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專案助理教授江濬如及癌症病友鄭喬尹,一同透過大數據分析探討癌症趨勢與醫療資訊,並提供民眾諮詢的建議與管道。
完整內文《病主法》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核心理念是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給予末期病患能為自己規劃人生最後一里路。
完整內文毒品防制議題,從台灣到亞洲乃至全世界,皆被列為重要議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毒品施用的最小年齡持續下探,同時施用毒品人口數逐年增加,當中青少年族群的佔比不斷上升,而現下正值「醫療前置化」浪潮之際,肩負重任的醫療體系該如何將此政策落實到工作內容中,值得一探究竟。
完整內文離島人口分散且稀少,醫療資源遠不如本島豐厚。因此離島居民在生病或發生緊急事故時,常因為醫生人手不夠、設備不足,無法即刻獲得治療。如何提供更便民的援助,是政府需思考的課題。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