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物浪費量驚人 剩食價值亟需再翻轉
在台灣,食物浪費的問題日益嚴重,剩食狀況拉警報,驚人的數值讓人無法忽視,各界也積極採取不同策略,來減緩食材不必要的消耗。
完整內文在台灣,食物浪費的問題日益嚴重,剩食狀況拉警報,驚人的數值讓人無法忽視,各界也積極採取不同策略,來減緩食材不必要的消耗。
完整內文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越來越多人愛吃麵包,烘焙坊大量生產麵包,也容易產生浪費,造成剩食危機。現在有業者突發奇想,將剩食麵包改造升級為永續啤酒,不僅達到循環再利用,也讓民眾了解剩食議題的重要。
完整內文全台第一間民間經營的剩食共食實驗空間創辦人楊七喜,即使面臨皮肌炎、癌症,仍堅持理念開辦剩食餐廳、庇護無家者,透過行動關懷社會議題,建立愛的循環。
完整內文台灣糧食浪費嚴重,在2020年丟棄的食物便達360萬噸。近年,台灣多個團隊結合科技,研發食物分享地圖及推出良食福袋,望能同時解決剩食及飢餓問題,力求在經濟活動與環境間達到平衡。
完整內文由環保署2018年的統計來看,台灣廚餘回收量高達59萬公噸,將廚餘桶堆疊起來可達到約1萬3,500座台北101的高度,且浪費數量逐年增長。不管是在運送的途中,還是在餐桌上,被浪費的食物數量越來越多,而這也是全球碳排放增加的原因之一,為了達到環保的目的,近年來由聯合國開始,逐漸提倡永續飲食的概念。
完整內文決大多數現代人,相較於過去,對食物的選擇變多,人們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所喜愛的東西,但是在這背後卻衍生出,沒有人挑選的食物剩下的問題,而往往這一些不要的食物,很快地就會得到丟棄,這食物並不是不能夠食用,而是沒有人去選擇它,所以只能得到丟棄的命運。
完整內文食物浪費是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食物銀行藉由即期品來幫助弱勢與飢餓人口,而珍食物師生團隊開發的APP讓一般民眾能直接購買即期品,這樣的購買過程實際減少剩食產生。
完整內文台灣民眾多習慣把物品放入冰箱保存,像是剩菜剩飯、沒喝完的飲料,甚至是藥品等,就是希望能加長保鮮期,但並非每一種食物都適合冰進冰箱。若保存方式不正確反而容易滋生細菌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完整內文根據環保署2019年統計,全國每天產生約5500公噸的廚餘,其中2700噸淪為焚化或掩埋處理,無形中造成環境負擔。不殘留廚餘就等於不浪費嗎?食物浪費的問題還能追溯到源頭生產過量及民眾的飲食觀念。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