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論壇】AI生成藝術的定位與運用 情感投入成關鍵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於11月23日舉辦小世界公民論壇,以「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為主題,定位AI生成作品在藝術領域的核心價值,並對其與傳統藝術間的關係進行深入探討。
完整內文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於11月23日舉辦小世界公民論壇,以「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為主題,定位AI生成作品在藝術領域的核心價值,並對其與傳統藝術間的關係進行深入探討。
完整內文今年9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Colorado State Fair)美術競賽中,一幅以Midjourney生成的AI藝術圖像獲得首獎,引起廣大議論。而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11月23日舉辦公民論壇「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邀請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講師、影像藝術家陳依純,與其他與談人共同探討AI人工智慧產出的藝術作品,如何與傳統藝術共生共存。
完整內文2022年9月一幅Midjourney生成的AI藝術圖像《歌劇院空間》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美術競賽中獲得數位藝術類冠軍,輿論的聲浪也開始質疑AI生成的藝術作品到底是不是藝術。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11月23日將舉辦公民論壇「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助理教授羅禾淋,以學界、AI藝術家的角度分享AI人工智慧產出的藝術作品該如何與人類藝術家共生共存。
完整內文「就如同人類遭遇新冠海嘯一樣,一開始因為陌生所以恐懼,慢慢了解並有疫苗免疫後,如今甚至可以自在的共存,真的就和AI藝術海嘯一樣。」Adobe講師許鴻潮感嘆,如今隨著AI藝術的發展茁壯,也因此觸及一些傳統作家底線,引發不少激烈反彈。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11月23日將舉辦公民論壇「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邀請Adobe講師許鴻潮,以Midjourney創作家的角度分享AI人工智慧產出的藝術作品該如何與人類藝術家共生共存。
完整內文科技日新月異,AI教學也愈發普及。位於桃園市的快樂國小,近年參與教育部所推行的「中小學校人工教育計畫」,將凱比機器人引進校園,此舉除了讓教學更加多元化,也能讓國小孩童提早接觸AI科技教育。
完整內文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藝術的形式不再侷限於紙筆,一股運用「AI人工智慧」創作的浪潮逐漸席捲全球。然而,對於AI生成藝術存在的適當性與否仍飽受質疑,目前尚處於藝術領域的灰色地帶。
完整內文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109年的統計數據,台灣每一平方公里就有0.34家便利商店。不僅隨處可見,還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近年來,超商服務項目日漸增加的趨勢,也引發了工作負擔太重的討論。
完整內文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109年的統計數據,台灣每一平方公里就有0.34家便利商店。不僅隨處可見,還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近年來,超商服務項目日漸增加的趨勢,也引發了工作負擔太重的討論。
完整內文近年來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國人開始注重飲食健康的問題。市面上琳琅滿目的食品,食品標籤欄複雜難懂,為了能讓吃的健康,變得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目前就有科技團隊,運用AI結合大數據,民眾只需要下載健康飲食APP,透過掃一掃功能,就可以輕鬆擁有隨行AI營養師。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