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宇、尹湘涵/採訪報導
宮廟文化在台灣社會中是十分特殊的存在,是民眾對信仰的依賴,也是心靈上的慰藉。陣頭少年卻被這個社會冠上不務正業、逞兇鬥狠的刻板印象,參與廟會活動的年輕人,更被貼上「8+9」的負面標籤。但宮廟及轎班的存在或許是一個失意少年溫暖的避風港,宮主則扮演著一個教育者及照顧者的角色,導正少年們的行為、督促他們生活。
台中市玄武宮宮主陳誌偉表示,宮廟內的少年們多半是來自單親家庭,抑或是成長過程中缺乏父親的陪伴,看著這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險入歧途,陳誌偉實在不忍心,決定將他們留在身邊照顧,帶他們參與廟會活動,提供他們食衣住行,並將其視如己出地對待。
陳誌偉也坦言,陣頭不可能做一輩子,這些孩子當兵退伍或是結婚生子後,可能會選擇離開宮廟,因此陳誌偉替他們考慮到出社會後的謀生問題,在不用排練的日子裡,陳誌偉鼓勵他們去學習做水電,既能在現階段貼補家用也能成為未來的吃飯工具。
陣頭成員劉彥羚表示,這座宮廟就是他第二個家,「誌偉哥」像他的爸爸,在他險些染毒的時候伸出援手,將他從深淵救起,安排他學習各式各樣的民俗技藝,並且培養他一技之長,將他一天的時間排得滿滿當當,沒有閒暇功夫去思考其他事情。劉彥羚也透露,若是將來成家立業,必定不會忘記宮廟給他帶來的成長與照顧。
台中市玄武宮轎班負責人陳冠諺,年紀僅僅十五歲,已經擁有將近十年的陣頭表演經驗,比宮廟裡的多數人都還要資深。從五歲起,陳冠諺就開始跟著小法團打鼓念咒,現在已經能擔任老師的角色,教起比自己年長的哥哥也毫不怯場。
由於從小耳濡目染,讓陳冠諺對陣頭文化激起強烈興趣,並且希望能夠用新生代的力量去改變這個社會對陣頭的刻板印象,延續父親這一生對宮廟的心血。
台灣有一部分青少年,因為家庭失能、無法融入校園生活,進而參加幫派,接觸菸酒毒品,少年們開始出現各類行為偏差及犯罪行為,有些幫派則利用青少年的弱點,擴大規模;有的利用金錢的誘惑,引導青少年從事非法行為;有的則是招攬少年進入八家將醒獅團等廟會活動。
陳誌偉進一步說明,頭人的經營方式很重要,宮廟內的青少年都是父母信任才把孩子交給他的,要他帶著這群少年們去打架、討債等暴力行為,他內心無法接受,也不知道該如何向那些家長們交代。
玄武宮小法團成員何彥廷表示,出陣是他們的興趣、是他們的信仰,也是他們改過自新的開始,若是當初沒有培養這份興趣,現在也不會找到生活的重心,這份文化是值得傳承下去的,也希望社會大眾可以深入認識,可以不理解他們的過去,但至少要有一定尊重。
「8+9」這個標籤與歧視,讓被社會排斥的少年們更加邊緣化,令他們更難以回歸社會,或許正因為宮廟本身無差別的包容力,讓失意少年能夠找到歸屬,改變他們的一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