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靜怡/採訪報導
鑿花為台灣傳統木雕技藝,做工細膩且步驟繁複,除了能運用於許多建築與家具裝飾,更是廟宇修復工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隨著科技進步,加上開放中國進口雕刻的衝擊之下,機器雕刻逐漸取代傳統工藝在寺廟中的文化地位,匠師被迫面對喪失工作的困境,鑿花技藝也逐漸面臨失傳危機。
木雕工藝 創作數十載
走入鑿花藝師蔡德太位於台南的雕刻工作坊,手起刀落的敲打聲迴盪在工作室中。他拿起木槌那一刻起,就任由時間流逝,進入忘我的創作世界,眼神只專注在手中的作品。而正是這樣的匠人精神,讓他堅持木雕創作數十載的時間。
談及學徒時期學習小木工程的契機,蔡德太坦言,當時家中希望自己擁有一技之長,加上二哥本就從事木雕產業,便決定跟隨師傅學習。出師後,他認為寺廟雕刻的技術較有挑戰性,相較於小木作也更不易學習,才決定轉型做大木,也就是寺廟雕刻。
|
工法門檻高 人才難培養
鑿花工藝有許多種技法,蔡德太表示,可分為圓雕、鏤空雕、陰雕、立體雕等,刻字又可細分為陽刻陰雕。他補充,木雕工程繁複,除了鍛鍊技法之外,也講究作品背後的歷史文化意義,才能完整體現手工藝法。
蔡德太認為,學習鑿花最大的問題是入門門檻過高,學徒習成基礎磨刀與熟悉握筆角度就需花費三、四年,接著才可以真正進入實作。他也提到,相較於泥塑、剪黏,最大的區別在於鑿花為「減法」工程,作品成敗都取決在雕刻刀下手的瞬間,要是失誤便無法挽回,加上原料取得日漸困難,刀必須拿得穩才可以開始雕刻,而這樣的高門檻也造成人才斷層的問題。
成本考量 競爭激烈
屬於傳統工藝的寺廟雕刻也少不了被科技取代的難題。蔡德太表示,現今小廟多為速交廟,為求節省成本預算,通常以較為快速的方式建廟。他補充,以往小型宮廟欲加蓋成大廟得耗費相當漫長的時間,如台南的大仙寺皆由全木造製成,歷時十多年至今尚未完工。
蔡德太回憶,當初台灣開放中國雕刻進口時,正是自己剛在業界打出口碑的時期,那時有位合作過的老闆突然語重心長的對他說:「德太啊,我看你莫擱做啊,這馬攏是中國替代了。(台語)」。他說道,當時雖然安靜的聽著,但內心卻是相當洶湧澎湃,想到自己辛苦學了大半輩子的技術就要被機器輕易取代,讓他十分受挫,更是為此沮喪了整整一年。
休息一年後,蔡德太逐漸轉換心態,開始認為機器仍無法模仿所有木構建,因簍空技法與較厚的木材等,都是目前的CNC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電腦數控雕刻技術)較難突破的。對此,從事相關行業的藝生丁志仁也提到,開放進口後,訂單並未受到太多影響,認為只要將手工技術練得純熟,就不會被機器所取代。
開班授課 延續傳統
文化部於2021年頒授蔡德太「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的殊榮,並委請他與文資局合作開設四年一期的傳習課程,將技術傳授給藝生,推廣珍貴的台灣藝術文化,確保傳統工藝人才延續。
學徒李昀芷與藝生丁志仁說明,起初因深受蔡德太栩栩如生的木雕技法所吸引,決心向他拜師學藝,為傳統文化注入新血。除了傳統技法的傳承外,李昀芷也期盼能結合自身熱愛研究的精神,運用紙筆詳細紀錄關於鑿花技藝的種種。
李昀芷表示:「不想被認為只會說,不會做。」學習雕刻的路上,難免遇見男女先天生理差異的課題,但因為熱愛木雕,從沒有過放棄的念頭,反倒是越來越喜歡。她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紀錄逐漸面臨失傳危機的技藝,在歷史留下一頁屬於鑿花的痕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