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手工被生存難 陳鴻銘縫出貼身棉被

記者 陳詠妤/採訪報導
棉被師傅陳鴻銘今年已經73歲, 仍然堅持以手工製作棉被。攝影/陳詠妤

一床溫暖的棉被,讓人安心度過一個寒冬,73歲的陳鴻銘,還在用手工一針一線縫製出一床棉被。

因年事已高,陳鴻銘穿針時略顯吃力。攝影/陳詠妤

回溯一床棉被的意義,早期時代,女兒要嫁人,或者兒子出外工作時,父母一定會為其訂做二床手工棉。棉被在當時的意義,不只有禦寒保暖的功用,更代表著長輩對於子女成家立業的祝福。做手工棉被的師傅肩負重責,必須縫製出一床耐用、溫暖的棉被。

棉被的一針一線,都是陳鴻銘親手縫製。攝影/陳詠妤

「當時學做棉被的很多欸,工廠裡的人都一起這樣一邊學一邊做。」跟隨身在棉被業的親友步伐,陳鴻銘15歲時一腳踏入棉被廠,一做就快60年。但手工棉被耗費工時,一個人一天最多產出五、六件,且收入隨著季節高低不定,因此陳鴻銘身邊的同行接二連三的放棄,如今市面上的手工棉被更是寥寥無幾。

機產棉被速度勝手工百倍

製作一床棉被,需要經過秤重、鋪棉、壓篩、翻面、縫線多個步驟。早期科技不發達還需用棉弓將棉花彈蓬鬆,就是俗稱的「彈棉花」,花費的時間更長。陳鴻銘解釋,使用最傳統的手工技術,從彈棉花開始一步一步製作,需用時十多個小時,考量到年紀大了,體力無法再負荷高工時的手工,陳鴻銘改進棉花廠加工好的棉花片,即便如此,做一床棉被還是需要三個小時。

製作一床棉被,需要經過秤重、鋪棉、壓篩、翻面、縫線多個步驟,平均耗時約3個小時。攝影/陳詠妤

「一件才賺幾百塊,又花時間,沒什麼用啦!沒有人要做啦!」陳鴻銘說,手工被因工時長,一天的最多產出五件,相比之下,現代機器一天能產出約五百件棉被,速度高出百倍不止。不僅如此,棉被的利潤不高,冬季銷量好時也只賺兩萬塊左右,在此情況下,才沒有人想繼續做手工棉被。

網購棉被便利 無人願跑實體店

不只手工棉被店營運困難,台灣寢具產業團結聯盟理事長黃光藝表示,現在一般的寢具零售店也都逐一倒閉,其兩大原因為網路店舖興起、國外市場價格低廉。黃光藝說明,現代年輕人購物多依靠網路,寢具也不例外,且網售的棉被大多來自中國,價格低至台灣棉被的一半,自然不想到實體店購買。

陳鴻銘表示,曾有過購物平台找他合作,但網路價格一個比一個低,陳鴻銘也被要求低價出售棉被,「雖然這樣買的人比較多啦,但本來就賺的少,價格壓成那樣,還要賺什麼?」因此拒絕購物平台的合作邀約。

因為網購興起,在低價格的競爭下,台灣棉被產業面臨到許多困難。攝影/陳詠妤

黃光藝曾積極推動台灣製造的棉被,但價格競爭力弱是事實。黃光藝認為,台灣寢具雖沒有價格優勢,但「品質」一直是台灣製造的驕傲,若政府一直沒有看到台灣的優勢,只在乎科技的出口,那茶葉、紡織這些傳統產業,有天會消失不見。

不被環境打敗 守護棉被品質

貿易開放後,寢具業景氣一直不好,夏季4個月時常沒有生意,為了養大小孩,陳鴻銘改賣過豬肉、蚵仔麵線。「做那個很累,半夜久要起來備料,常常腰痠背痛!」老闆娘許秀嬌回憶,改行後收入雖穩定且高些,但陳鴻銘一直惦記著縫製棉被時的投入、溫暖,後來孩子長大了,可以自己賺錢,老客戶恰好也聯絡想買棉被,夫妻二人才決定重操舊業。

為了不讓棉花跑位,一床棉被需用針線,做32個固定點,不似機器有設定好的程式,固定緊度、位置都要靠手邊摸邊縫。陳鴻銘認為,正因為如此,手工棉被才有屬於自己的溫暖,靠手觸摸做判斷,絕對比冰冷的機器做出來的貼身。

秤好的棉花,一片一片鋪上後成為棉被。攝影/陳詠妤

「你看這些塑膠纖維,是不是摸起來粗粗的,不舒服?」陳鴻銘拿出兩塊棉料,看起來一模一樣,觸摸著說材質的差異。陳鴻銘補充,現今網路上賣的塑膠纖維雖然很便宜,但是不貼身,而且塑膠纖維用久了摩擦會有塑膠微粒,吸進去對人體傷害很大。

為了客人的身體著想,陳鴻銘做的棉被都使用天然纖維,如羽絨、棉花等,陳鴻銘表示,羽絨重量輕盈、貼身不傷身體,雖然優點多,但因價格昂貴、不易保養,多數民眾還是會選擇購買棉花被。

棉被材質比較。製圖/陳詠妤

陳鴻銘感嘆,如果沒有媒體持續報導,吸引客人上門購買,手工棉被根本無法營運下去。他想著,夫妻兩人吃的不多,也不用付房租,就當作愛好加減做,親自做的棉被對客人的健康最有保障。

棉花價格親民、比塑膠纖維貼身且不傷害人體。攝影/陳詠妤

陳鴻銘認為,即便買機器做的棉被也沒關係,但天天用到的東西,希望民眾不要因為貪小便宜,買品質差、會傷身的棉被,他表示,手工棉被的產業也許難以傳承下去,但他會用接下來的時間,努力維持這份溫暖。

陳鴻銘希望把手工被溫暖的精神持續做下去。攝影/陳詠妤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馬背下的醫生 鮮為人知的釘蹄工作

【攝影報導】木工桌上沒有下腳料 為廢材賦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