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手黃銘波 果雕鐵刻樣樣專精

記者 王孜筠、陳美澐/採訪報導

在傳統辦桌擺盤中,果雕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裝飾,有了它的點綴,餐點立刻增色不少,擁有數十年果雕功力的黃銘波,歷經波折與無數的練習,成為果雕界佼佼者,並將果雕發揚光大,終獲知名飯店老闆賞識,將黃銘波納入麾下,設立專屬的工作團隊,也將果雕藝術帶往新一層次。

果雕師黃銘波手拿冬瓜製成的「小世界」麥克風與其他果雕作品合照。攝影/王孜筠

自學成材勤練習 果雕創意無人敵

成為果雕師前,黃銘波曾在板模工廠與鐵工廠擔任學徒,但對料理的熱愛如影隨形、羈絆難分,思索後決定斷開一切的顧慮,往廚師之路邁進。洞察先機的黃銘波發覺果雕能為料理畫龍點睛,並且鮮少人專精於此,若擁有技能得以提升自己的不可取代性,他清楚了解「被需要」的重要性,因此即便無薪而勞心,他仍然寒窗十年苦練刀法,領悟出「以形取形,以色取貌,移花接木」的創作理念。

年輕時曾擔任鐵工的黃銘波,熟稔果雕技藝後開始「重操舊業」,將鐵料熔接,成為能擺放果雕藝品的多功能展示架。照片提供/黃銘波

轉換食材不拘泥 果雕鐵刻樣樣精

秉持著對廚師工作的熱忱,黃銘波才華不侷限在飯桌上,冰雕、鹽雕、鐵雕樣樣精通,他運用巧思將飯店的廢棄刀叉回收再利用,鎔鑄成鐵器藝術品華麗轉身,並把傳統宴會的圓桌轉盤拆下、焊接、上色後,成為吊掛飾品的摩天輪,擺放於宴會上與果雕相得益彰,伴隨客人迎接生命的重要時刻,吸引賓客駐足欣賞拍照。

果雕師黃銘波親手製作擺放果雕裝飾的摩天輪,以廢棄圓桌轉盤鎔鑄上色而成。攝影/王孜筠

果雕必須配合時令與流行推陳出新,也因此需要持續涉略新事物,除了傳統媒體,黃銘波也開始從自媒體上吸收資訊,甚至開始經營頻道,使果雕技術成為人人可觸之領域,黃銘波直言:「人不能停止學習,一旦停止學習,便會失去競爭優勢」,在談笑風生之間,展現出異於常人的韌性,炯炯有神的雙眼難掩對專業的熱愛與堅持。

黃銘波將作品視為親生兒女般呵護,眼神專注充滿熱情。攝影/陳美澐

海納百川收徒弟 廣闊胸襟超親民

為了讓果雕技藝生生不息,也避免有心學習的莘莘學子走冤枉路,黃銘波研發獨特的教學方式,建立系統化、脈絡清晰的實作步驟,不僅應聘至大學授課,也吸引眾多學徒遠赴而來拜師學藝,而他毫不藏私,拿出畢生所學,立志將有志之士推上舞台。

跟隨黃銘波腳步九年的副主廚張棟提到,黃銘波在業界頗具名氣,指導學徒時專業嚴格,但私底下活潑好動,亦師亦友,張棟忍不住笑意補充:「他(黃銘波)心情好的時候就會唱歌給我們聽,像朋友一樣」,即便身居高位仍不改親民作風,從未因學徒表現面露倦怠或不屑,是現今社會難能可貴的情景,黃銘波的成功從細微之處可得其全貌。

黃銘波在學校授課時不吝於展現歌喉,希望透過活潑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意願。畫面提供/黃銘波
黃銘波在宴會前置作業與學徒合作無間,師徒關係良好。攝影/王孜筠

稻穗豐實頭越低 謙遜待人鑄聲名

格局越大,姿態越低,黃銘波把對食材的熱情化為堅持的力量,正是這份積極向上的精神,成為他在果雕界佔有一席之地的不二法門,也告訴世人,只要永不放棄,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有機會闖出屬於自己的異想世界。

黃銘波出席中國美食節,模特兒穿戴果雕飾品皆出自他手,與有榮焉,興奮地聳起肩膀,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畫面提供/黃銘波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台灣刀劍工藝師陳遠芳 精鑄世界名劍

人間國寶!「春仔花」工藝 陳惠美致力傳承

Posts created 9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