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有方法 永續生活好品質

記者 張純婷、龔品柔、黃宜靜/採訪報導

近年來全球環境意識抬頭,各國積極改善居住及生態環境。其中透過公園及建築等綠地規畫,能增加國內植被覆蓋面積,提高都市生態環境,亦可調節城市溫度、空氣及美化都市景觀等,為城市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都市綠覆 舒適環境

關於綠覆率一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組研究員謝漢欽表示,最初主要為建築基地綠化程度的指標,計算建地內綠色植被垂直投影面積百分比,後來將該定義擴大至縣市,以計算該地的綠地比例。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張學聖表示,透過生活、生產、生態面向規畫土地,可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針對都市綠化,謝漢欽直言,提高綠覆率可增加都市生態環境,提供人類較舒適的居住環境,亦可吸收二氧化碳,進而調節都市溫度及空氣品質等。聯合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梁漢溪也提到,若想有效減碳,增加綠化面積為成本最低且有效的方式。

建築外圍及陽台綠化。攝影/黃宜靜

不過,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教授倪進誠則認為,若以提高人類生活品質的角度綠化環境,將會產生排擠效應或影響自然生態。例如:缺水時,植物與人類的水資源分配不均;為了都市綠化之便,將鄉村的樹木移植至都市區域,而破壞了鄉村的生態環境。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副教授黃倉海也提到,選用外來種植物,將可能造成本土生態圈的生態不平衡。

因地制宜 完善規畫

目前台灣各縣市針對綠覆率均制定相關辦法,以台北市為例,根據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不同類型建築所規範的綠覆率占比不同,亦可藉由屋頂綠化等方式實施;而公園則根據臺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利用樹木綠化、園區活動等特性來策畫。

公園多為都市綠地主要區域。攝影/張純婷

對於台北市綠覆率相關法規建議,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副教授劉為光指出,相關辦法皆經過專家學者研究,因此具備相當程度完整性。但他說,目前法條多針對生態多樣性等環境議題擬定,若能依照不同使用空間提出更詳細的規畫,將會更加完善。

劉為光談及,近年經常出現乾旱缺水或暴雨成災的狀況,而土壤可減緩水流速度及涵養雨水,是潛在的水資源管理,因此可將韌性防災設計放入綠覆率的規範,提升災害後的回復能力。

衛星影像 分析綠覆率

謝漢欽提到,2020年的研究主要以人口分布情況及土地坡度限制來劃分六都縣市未合併的區域,以此排除高山及人煙稀少的區域。據福衛五號影像顯示,台南市綠覆率為六都之冠,但該市各區的綠覆率發展不均,例如安南區的綠地公園較多,即反映在綠覆率的數字上。

六都綠覆率比較。資料來源/採訪整理、製圖/張純婷

近期針對雙北綠覆率深入分析,謝漢欽表示,今年都市綠資源調查是利用WorldView-3衛星影像分析。他指出,五股區、汐止區、文山區及萬華區綠覆率皆達25%以上,汐止區靠近國道三號東側,因此有大量綠地未開發;而五股區有較多未開發的區域外,有大型河濱綠地;萬華區及文山區則較多公園綠地。此外,大同區綠覆率僅11%為雙北最低,其河濱公園面積小,且僅玉泉公園附近具綠地覆蓋。

雙北各行政區的綠覆率比較。照片提供/謝漢欽

提升建築植栽 有效節能減碳

都市中,許多綠地都被高樓所覆蓋,因此如何平衡都市發展及環境永續,成為重要課題。梁漢溪指出,由於綠地不足、地表溫度過高等因素,都市有如一座發熱的島嶼,污染物會隨著熱能上昇,瀰漫在空氣中,使空污問題更加嚴重。劉為光亦認為,植物可利用蒸散作用調節自體溫度,使​周遭環境產生細微變化,進而達到改善都市氣候的效果。

對此,各縣市制定相關法規,提供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指標之統一計算方法與評估標準。以台北市為例,根據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在建築基地中,不論是平面或立面,只要有綠化面積都能納入綠覆率來計算。其建築類別分為四種類型,各類規範比例為40%至70%。

舊式公寓並無受綠覆率相關法規規範。攝影/黃宜靜

梁漢溪提到,新建建築的屋頂平台應實施綠化,其綠覆面積需達50%。建議可種植喬木、灌木等較大型的植栽,比一般花草植物更好,淨化空氣效果更為顯著。都市內的綠地面積有限,若能將建築屋頂綠化,成為平面綠地的延伸,便能提高都市整體的綠覆率。此外,建築外觀採立面垂直綠化,可降低牆壁熱能的吸收量,​​進而調節室內環境溫度,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在提升綠覆率落實方面,劉為光表示,當樹木日益成長,生長空間不足時,就會產生盤根或竄根的現象,引發樹木地下的樓層漏水、路面凸起等問題,造成民眾生活上的不便。因此種植樹木時,須審慎考量植物種類的選擇、防水施工及樹木竄根等問題,以免發生破壞鋪面及建築結構的情況。

種植樹木須考量植物竄根等問題,以免破壞鋪面及建築結構。攝影/龔品柔

公園綠覆地 多元生態圈

公園綠地是提升綠覆率不可或缺的要素,謝漢欽表示,若區內涵括大型河濱綠地,將提升該區綠覆率。臺北市政府針對公園環境提出相關規畫,根據臺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公園需設置園景設施,且公園周圍若須設置圍欄,應以植物或設置適當穿透性的設施為主。

增加綠覆率的目的之一,乃為提供更多適合生物棲息的環境,使都市增加生態多樣性。黃倉海指出,為了讓生態更加豐富,不建議種植單一物種,且栽種榕樹、台灣欒樹等台灣原生植物,才不易破壞本土生態圈。

劉為光提到,根據不同土地規畫及環境條件,種植的植物會有區別。例如希望松鼠停留,即選擇樹冠相連的大型喬木,提供松鼠活動空間;若期望多一點蝴蝶,則選擇誘蝶植物。

綠地提供動物棲息,在都市也能賞鳥。攝影/黃宜靜

都市裡的公園間通常會隔一段距離,這時就會有廊道連結,讓生物能夠遷徙,種植樹木的人行道就是常見的例子。張學聖談及,台北市仁愛路上的林蔭大道,就算是綠廊道。但倪進誠則表示,並不是所有生物都能透過廊道遷徙,但廊道能提供一條路,讓昆蟲、鳥類等可以移動,擴大棲地範圍。

都市土地有限,擴展綠覆地面積,難免會遇到困難。劉為光表示,公園內必定有需要硬鋪面的地方,此時這些地點就無法種植植栽,例如兒童遊戲區鋪上軟墊的區域。他也提及,規畫公園設施時,考慮到公園使用者的年齡,通常會對附近居民進行調查,若長者或輪椅使用者居多,將會設置較平整而不透水的路面,而此材質路面無法種植植物,因此造成綠地面積受到限制。

兒童遊戲區軟墊區域無法栽種植物。攝影/張純婷

 

延伸閱讀:

友善林地!父子傳承永續精神 數十載如一日

永續的代價,我們承擔得起嗎?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