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傳承尚武精神 新舊跆拳展現力與美

記者 張紫婷、陳安緒、翁語慧採訪報導

跆拳道在奧運及亞運上是我國的重點奪牌項目,2018年我國跆拳道國手蘇柏亞於雅加達亞運賽上勇奪金牌,羅嘉翎也於去年東京奧運中獲得銅牌,可謂戰績彪炳。根據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資料顯示,全國跆拳道館總數目前已高達979間,而為因應當前社會所需,結合音樂及舞蹈動作的新興跆拳道也開始在台灣發展。

全國跆拳道品勢錦標賽。照片提供/黃上瑋

傳統武術 多元發展

跆拳道是韓國傳統武術,1966年時台灣引進韓籍教練開始發展跆拳道。近年來為了滿足民眾多樣化訴求,無論在教學模式或比賽項目上,皆有與時俱進的調整,但其宗旨一如從前、並無改變。 

傳統武術光武跆拳道館創辦人李尚青指出,傳統跆拳道主要宗旨在於「禮、義、廉、恥」與「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並強調練拳前先練德,意指練跆拳道並不是為了攻擊他人,而是希望學員學習尊師重道及友愛同儕。而新興崇武跆拳道館創辦人孫志忠則認為,無論是傳統或新興跆拳道,宗旨皆是忍別人不能忍的,吃別人無法吃的苦。 

崇武創辦人孫志忠對選手精神喊話。攝影/翁語慧

傳統跆拳道以一般對打訓練為主,整體而言較為陽剛;而新興跆拳道則在武術中加入特技與舞蹈,表演性與趣味增加,藉以提升大眾對跆拳道的關注度。雖訓練模式與外在表現不盡相同,但李尚青強調,兩者在本質上並無差異,依然遵循傳統武術宗旨,做更多元化的發展,不但能增加跆拳道曝光度,更是種另類發揚跆拳道精神的管道。

新興跆拳道空翻技巧訓練。攝影/張紫婷

音樂舞蹈 律動元素

跆拳道品勢是跆拳道中進行攻防練習的動作組合。新興跆拳道大致分為「自由品勢」及「韻律品勢」,韻律品勢又俗成「跆拳舞蹈」。不同於傳統跆拳道,自由品勢不受場地限制,在表演時會搭配音樂,將空翻、側翻等體操動作加入跆拳道,近年來在世大運、亞運也將自由品勢列為比賽項目。

跆拳舞蹈最早發展於韓國,將跆拳道武術動作加入流行音樂與舞蹈,增加流行感,揮別傳統武術容易使人受傷的既定印象,讓跆拳道更加平易近人,且更具觀賞性。孫志忠表示,傳統跆拳道表演化的跆拳舞蹈未來定會成為流行趨勢。

自跆拳舞蹈引進台灣後,跆拳道教練也開始逐漸接觸。崇武跆拳道館教練粘哲軒指出,在跆拳舞蹈教學上,最重要的仍是跆拳道基本功,必須先確實練好基礎動作及架勢後才會加入舞蹈元素。在舞蹈教學方面,則會將拍子與動作放慢,待學員熟悉後,再修正細節動作,將兩者融合,展現出跆拳舞蹈的力與美。

跆拳道重視基礎動作訓練。攝影/翁語慧

紮根訓練 穩固基礎

隨著新興跆拳道的出現,大眾對跆拳道的印象不再是容易受傷或困難的武術。新北市體育總會跆拳道委員訓練組副組長李奕辰提及,近年來跆拳道項目需要的經費逐年攀升,加上亞洲人在身高體型上不具優勢,導致跆拳道強國韓國率先作出轉型,發展新興跆拳道。

台灣曾奪下2018年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自由品勢混合團體金牌。大專體總跆拳道委員會秘書長宋玉麒表示,新興跆拳道門檻低,也較無競技意味,學生能從中快樂的學習,推廣相對容易,協會也正在規劃將跆拳舞蹈列為比賽的正式項目。

粘哲軒強調:「先有跆拳,後有舞蹈。」學習新興跆拳道前,首先要穩固傳統跆拳武術基礎。宋玉麒也認為,新興跆拳道仍傳承跆拳道中心思想,在學生的人格培養上不會有所改變,最重要的尚武精神依然堅定不移。

運動科學 提升選手競技成效

為提升競技運動訓練成效,教育部自2016年起推動運動科學支援競技運動專案計畫,將運動科學導入訓練體系,提供選手們最好的照護。平鎮高中跆拳道教練陳維新表示,透過運科專案負責人王翔星的幫助,讓選手得以獲得肌力體能訓練、疲勞監控、體態管理與飲養補充等運動科學層面的資源,能減輕教練負擔及彌補訓練效能的不足。

王翔星指出,有別於過往傳統跆拳道的訓練方式,將運動科學應用於跆拳道訓練後,能大幅降低選手運動受傷比例,幫助選手擁有符合自身的成長曲線,不似以往只追求快速進步,使成長空間停滯不前。此外,運科更注重選手整體的潛能開發,期許國高中選手們進入大學後還能繼續追求競技成就。

王翔星每年皆親自幫學生訂定年度重訓培育課表,針對每一位學生不同的需求,適量調整個別重訓強度。平鎮高中跆拳道隊員黃帟誠表示,以往國中教練只會說大概要做多少重量訓練,但現在透過運科專案的幫助,讓他更加了解要如何正確鍛鍊肌肉,減少受傷風險,以及搭配正確的飲食控管,肌肉量才會明顯增加。

運動科學訓練法近幾年已逐漸成熟,除注重肌力訓練成長外,更注意選手的恢復與放鬆。運科專案提供物理治療與心理輔導等師資,提供選手在訓練過程全面照顧,加大訓練效力與續航力。

除了專業教練指導外,若有運科人才從旁協助與提供訓練方法,則會讓團隊有更好的發展。陳維新與王翔星皆指出,希望體育署能夠積極透過運科專案的實行,加大力度培育運科人才,擴大資源分佈並進駐各大校園中。

平鎮高中跆拳道隊賽前訓練。攝影/翁語慧

樂齡跆拳 踢出人生下半場

顛覆跆拳道只適合年輕人的刻板印象,「各個年齡層都可以學習跆拳道。」嘉義市立強跆拳道館教練楊喬詠認為,樂齡族的長輩們可以從訓練跆拳道品勢開始著手,不僅能充分享受跆拳之樂趣,受傷機會也相較傳統競技類型跆拳道低上許多,長輩們也能藉此強健筋骨。

楊喬詠曾是中華隊跆拳道最年輕的跆拳國手,過去因傷勢問題,離開跆拳道界多年。不過在其師父的薰陶下,了解跆拳道不僅只有對打技擊,跆拳道品勢透過組合動作之正確、熟練性來分出勝負,兼具培養內在自信及品德,更能讓長者走進道館學習這項運動。

楊喬詠表示,推廣樂齡跆拳至今,雖高齡學員相對較少,但每位學員都維持訓練。其中最年長的學員,從55歲開始學習跆拳,目前已經練拳長達八年的時間,透過穩定的運動及訓練,身體的狀況也越來越好。

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大力推動樂齡運動。攝影/翁語慧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科長張瓊丹則表示,為鼓勵老年人運動,除推動銀髮族的運動計畫,亦設立長者健康促進站,提供年長者整合性的健康促進服務,目的在於維持老年人肌力藉以降低健康風險,同時希望老年人透過運動維持身心健康狀態。

關於年長者是否合適跆拳道訓練,張瓊丹認為,若老年人經醫師評估後,身體狀態皆無大礙,便可進行樂齡跆拳道相關的項目訓練。透過運動時心肺、肌力的鍛鍊,能夠有效促進老年人的健康發展。

 

延伸閱讀:

運動防護刻不容緩 傷病恐毀職業生涯

榮耀背後 跆拳道運動的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