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翊彣、龍品伃、葉潁驊/採訪報導
台北市松山區的社會住宅,有一群青年創新回饋戶,分別透過市府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徵選入住,並在2018年起共同推行社區回饋計畫「共耕食代」,從社區屋頂農圃出發,培養住戶共耕共食的精神,透過每周聚會,連結眷村包餃子的麵食文化,發產出社區品牌以及與社區日照中心合作送餐。此外,社區親子共學堂的設立,也意外凝聚了老中少三代的感情。
台北市自2017年11月推出「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釋出一般戶中一定比例戶數,讓符合社會住宅申請條件之民眾,可以不經過抽籤,藉由提出具社會性、公共服務性的社區回饋計畫進行徵選,從而獲得入住社宅的機會。
資料來源/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
其中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社會住宅,因座落健康路上而命名為健康公共住宅(以下簡稱健康社宅),於2018年完工並在五樓增蓋露臺園圃及四棟屋頂增蓋農圃。根據北市府都市發展局指出,健康社宅共有507戶,其中35%提供特殊情形及身分者,30%提供設籍在地區里者,23%提供台北市市民,5%提供台北市就學就業者,7%提供青年創新回饋戶申租。
「共耕食代」是由發起人詹凱毓、健康社宅的青年創新回饋戶夥伴(以下簡稱青創夥伴),以及共耕農圃的夥伴們,藉由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的培力課程凝聚感情,所形成的農耕行動推廣小組。三年來從社區農圃出發、一起耕種、分享收穫作物、舉辦送餐行動,逐漸發展出社區加工品牌,並開始販售各種口味的公益餃子,進行一場社區微型經濟實驗。
農圃蔬菜多元 不同口味餃子誕生
在社區的耕作地內,有各自分區域耕作,但最後採收都是社區大家一起分享,透過一起耕種作物,凝聚社區的感情。在農圃裡種的蔬菜類都可以作為餃子的餡料,製作出不同口味的餃子,從基本的高麗菜餡到絲瓜餡的水餃都有製作過,甚至還有山苦瓜口味的水餃。「苦瓜餡沒有想像中的苦味,吃起來是甘甘的味道」,共耕田夥伴蔡玫磚說,就連本來不敢吃苦瓜的人,都愛上苦瓜餡的水餃。
包餃子聚會上,一開始曾挑戰過每周製作不同口味,累積下來共包過二十種口味的特殊水餃。另一方面,吃餃子需要搭配醬料才對味,藉由利用社區民眾分享的辣椒和香椿,共耕食代的夥伴們開始製作辣椒醬及香椿醬,配著餃子做為沾醬食用。
此外,共耕田夥伴蔡玫磚也自製果醋,在吃完餃子後飲用。透過社區住戶們的分享,不僅激盪出各種搭配食品,也開發出更多不一樣的新品,讓更多人共享這份美味。
共耕田隊長黃蘭英表示,起初大家都不太會種菜,後來透過農藝課程向專業的老師學習,再親手去耕種並從中學習。「每天澆水照料自己種出來的蔬菜,是非常療癒的一件事情。」黃蘭英笑說,在看顧這些蔬菜時就如同看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甚至醒來第一件事就會想到菜園。」她認為,自給自足的觀念是很好的,這樣的觀念可以傳給下一代。
把溫暖包進餃子裡 社區共作共享共餐
「共耕食代」發起人詹凱毓表示,會選擇餃子為主角是因為做法簡單,只要在家裡先將食材處理好,然後帶到活動中心去包,大家還可以邊吃午餐邊聊天。在疫情之下,共餐活動無法舉辦,水餃也改而製成為冷凍水餃,就算無法一起吃餃子,還是能在家自己煮,享受社區共同耕作的成果。疫情之下,不是社區民眾也可以線上購買餃子及醬料等各類產品,而所有的收入都會回饋在農圃上,當成共同基金,讓社區的大家一起共作、共享、共餐。
在過去,健康社宅的所在地剛好是婦聯五村,部分參加活動的居民就是過去住在眷村的外省人,而眷村的食文化就是麵食,餃子就是一個麵食特色代表。包餃子和健康社宅的前身,因此有十分巧妙的連結。從親自挑選水餃皮、肉餡拍打到醬料調配,都是外省長輩帶著大家做出來的。共耕食代活動自從有了外省長輩的加入,教導大家要怎樣做才會好吃,隨著時間和努力,餃子也改良得越來越好,而這也是一個文化的傳承。
與日照中心合作 舉辦公益送餐計畫
「共耕食代」青創團隊從餃子聚會中發現社區長者們需要陪伴,部分長者們還有送餐方面的需求,於是「共耕食代」舉辦近30場公益送餐行動,在這些活動裡,青創夥伴和日照中心的長輩都能獲得分享的喜悅。
在舉辦餃子聚會的過程中,參與活動的居民裡也包含社會局安置的長者,詹凱毓理解到,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用意是為了幫助社會局的安置戶,以及獨居長輩們。在因緣際會下,她認識了健康社宅裡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以下簡稱日照中心)的社工,接觸到有關送餐的服務,因此萌生將餃子分享到日照中心長輩的想法。
在青創夥伴主動接洽與社工進行合作後,在每次餃子聚會時,會多準備一些「公益餃子」,分享給日照中心的長輩。此舉能讓成員體會到分享的喜悅,讓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日照中心的蔡主任表示,很感謝青創夥伴有這樣的服務方案,來和社福單位做分享。在2020年年底,日照中心也開始邀請少數長輩和青創夥伴一起動手包餃子。蔡主任說,日照中心就像是托兒所,只是照顧的對象換成了老人家們,他們在上午和下午的時候都會有點心時段,而這些餃子就可作為餐點供長輩們食用。
住在健康社宅的長輩表示,因年長者人數增加,部分年輕人不見得喜歡跟長輩一起住。但是老年人其實是個寶,他們的經驗跟對家庭的觀念,與年輕人截然不同。因此能共耕跟共處,該住戶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並希望青創夥伴未來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健康社宅親子共學堂 拉近社區感情
詹凱毓同時也是「寶貝樹親子共學堂」的創辦人,她在帶小孩的過程中因緣際會入住健康社宅,並創立寶貝樹親子共學堂。親子共學堂的成立,除了拉近社區親子住戶彼此間的感情,也意外連結了社區三代,並讓祖父母、父母和孩子在共學中一同成長茁壯。
「很難得一個社區有這樣的機會,能夠把社區老中少三代結合在一起互動與學習,偶爾還能出遊運動來促進彼此感情。」居住在健康社宅的長輩笑著說。因為詹凱毓在成立親子共學堂初期規劃上還很生疏,來參加活動的有帶著孫子的爺爺奶奶,社區中的修女,或是社會局安置者,並非她預想中的親子共學堂,卻意外連結了社區中的長輩族群,讓健康社宅的老中少有更多機會能共同學習。
親子共學堂成立背景 照顧小孩是出發點
詹凱毓起初因為需要在家中照顧小孩,想在這過程中留下一些紀念,就幫孩子設計了自學的學習單,內容包括利用廢棄材料去製作簡單的家庭手作,當時剛好健康社宅有徵選青年創新回饋計劃,她利用這些學習單去提案,成功入選。
入住健康社宅後,身為青創夥伴,主要的目標就是活絡整個社區互動的氛圍。因為兩歲的女兒們還沒有開始上學,詹凱毓想在社區中幫她們尋找學伴,於是便提了親子共學團的計畫,期望能成立社區型親子共學的生活圈。透過每周的餃子聚會,詹凱毓試著建立社區家長們對於育兒方面的交流,並打算創辦親子共學堂。
尋找合作夥伴 創造更多元實驗課程
在第二年的時候,詹凱毓發現自己辦活動的規模有限,因此她開始轉向合作共創的方式。原先就有跟一些之前參與活動的家長討論,想成立一個共學實驗班,找尋和她一樣中斷工作的職人父母,投入幼兒實驗教育,成為親子講師。她認為,即便不是幼保系出身,每個家長也都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值得互相交流,在育兒的過程中也會有所學習,搭配本身的專業,就可以開設更多元的親子共學活動。
「因為自己辦的模式有限,所以我在過程中想找到合作伙伴,讓活動不斷地更新並創造更有趣的內容」。」因為有詹凱毓這樣的堅持,之後的課程就有來自體育系畢業的家長設計的小小體能王,或是由律師夫妻與其他夥伴共同創作的小小公民繪本和輕烘焙等等,也讓參與實驗班的父母們,能在共學中一同成長。
延伸閱讀: